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是經國家衛生計生委核準,在民政部依法登記注冊的全國性、非營利性國家一級行業協會,獨立法人社團。協會貫徹落實國家醫藥衛生政策和鼓勵發展社會辦醫政策,搭建政府與非公立醫療機構溝通的橋梁,反映非公立醫療行業的訴求,促進非公立醫療機構誠信自律規范運營。
兩年前,針對非公立醫療行業存在的誠信不高、服務能力不足的現狀,中國非公醫協組織了相關專家開展非公立醫療機構社會信用與服務能力評價體系的課題研究,依據國務院印發《醫療機構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文件,研究制定了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非公立醫療機構信用評價管理暫行辦法》、《非公立醫療機構信用評價指標體系(2017年版)》和《非公立醫療機構能力評價管理暫行辦法》、《非公立醫療機構能力評價標準(2017年版)》。非公立醫療機構信用評價工作已獲得國家社會信用行政管理部門批準,能力評價工作經國家衛生計生委同意。此項工作的開展是在非公立醫療機構中推行的一項行業評價制度,為非公立醫療機構建立了綜合評價體系與機制,評信用、評能力的評價標準為提升非公立醫療機構信用管理與品牌建設、提高醫療管理水平和服務能力、保障醫療質量安全提供了國家級行業管理手段。
根據國家有關規定,《非公立醫療機構信用評價管理暫行辦法》中將信用評價結果由高到低分為三等九級,分別是AAA、AA、A、BBB、BB、B、CCC、CC、C。根據國家批準授權,我會頒發的信用評價證書可作為非公立醫療機構進行銀行貸款、商業投融資、醫院上市和股權合作及資產并購評估的重要依據,評價過程也是醫院防控經營風險的有效保障,有利于營造良好的社會辦醫氛圍?!斗枪⑨t療機構能力評價管理暫行辦法》中將能力評價結果由高到低依次分為五星、四星、三星三個等級,其中五星級醫療機構為標桿單位、四星級醫療機構為示范單位、三星級醫療機構為規范單位。信用評價與能力評價有效期均為3年,信用評價為3年復評一次,能力評價為3年重新評價一次。評價實行動態管理,在信用等級有效期內,信評機構密切關注受評醫院信用等級指標變化,適時提出調整意見,并報我會評價委員會審議通過后作出相應調整決定;參評醫療機構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重新申請評價其信用等級。參加能力評價并取得星級的醫院在有效期內發生違法違規事件、醫療事故、嚴重社會不良影響事件的,中國非公醫協評價委員會將及時組織情況核查、確認事實,經審議通過后給予降級直至取消星級醫療機構稱號處理。
目前,非公立醫院評價工作在中國非公醫協會員單位逐步推進,下一步將在全國1.6萬余家非公立醫院中分期分批開展。根據國家有關支持鼓勵行業協會開展第三方評價工作的文件精神,我會將推動評價結果在實際中應用,其中評價結果將作為患者就醫、醫院宣傳、機構校驗、政府衛生資源配給、商保對接、評先評優以及行政管理部門監督管理等重要考核評估依據,今年4月11日,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北京市促進社會辦醫健康發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京政辦發[2017]20號)文件中為此做出了明確的政策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