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口腔界迎來四大發展趨勢!
來源:看醫界
作者:看醫界
發布:2020-12-28 10:50
在市場競爭日益加劇的過程中,口腔行業還面臨著人才缺口巨大、人才結構良莠不齊、資源錯配等一系列制約行業發展的痛點??谇粯I如何突破困境實現健康快速發展?本文給您帶來專家解讀:未來幾年中國口腔界發展的幾大趨勢。
近年來,我國社會辦口腔醫療機構發展迅速,數量已近10萬家,且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長,市場規??焖俜糯蟆V档藐P注的是,在市場競爭日益加劇的過程中,口腔行業還面臨著人才缺口巨大、人才結構良莠不齊、資源錯配等一系列制約行業發展的痛點。口腔業如何突破困境實現健康快速發展?近日,《看醫界》專訪了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口腔分會籌委會負責人、上海市口腔醫院原黨委書記袁學鋒教授,解讀未來幾年中國口腔界發展的幾大趨勢。

中國口腔醫生究竟有多短缺?《2019年中國口腔產業趨勢報告》顯示,按人均擁有牙醫的數量,國內平均約7000多人有1位牙醫,而美國約800多人就有1位牙醫,美國人均牙醫數是中國的8倍,日本是中國的7倍,所以,目前我國口腔人才缺口高達15萬左右。據袁學鋒介紹,根據中國目前口腔醫學教育的現狀,優秀口腔人才的確處于嚴重短缺狀態。目前看,口腔醫生的職業吸引力還是比較大的,不僅就業率高,收入也不錯。尤其是華西、北醫、復旦、交大等老牌名校培養的口腔醫學人才數量有限,在市場上特別搶手。袁學鋒以復旦大學為例,2020年首次招收口腔本科生,報名情況非?;鸨?,面試分數高達574分。而且,復旦大學正在抓緊籌備成立復旦大學口腔醫學院,一方面口腔醫學是一級學科不可或缺,另一方面面臨巨大的市場需求。據介紹,由于市場的巨大需求,有些院校開始盲目擴招,口腔人才結構呈現良莠不齊的窘境。不少不具備醫學基礎的院校,甚至三年制的??圃盒R查_始大量培養口腔專業。這些學生畢業后很難通過執業醫師考試,只能當醫助,不能獨立執業,還有漫長的路要走。因此,需要均質化的規培、專培及繼續醫學教育,來提高優質口腔人才的數量和專業水平。袁學鋒表示,這也是中國非公醫協口腔分會成立后的重要工作內容,將開展繼續醫學教育、崗位培訓和執業能力等學分制培訓,提高社會辦醫口腔行業的服務水平與執業能力;實現行業標準化、規范化管理,幫助社會辦口腔醫療機構規范服務,確保醫療質量。“口腔行業天然具有適合市場化的優勢,相信未來會有更高比例的口腔醫生會去嘗試自主創業或合伙創業?!痹瑢W鋒如是表示。據介紹,口腔醫療消費屬性高,創業門檻相對較低,口腔疾病多為單病種,比如矯正、種植、修復等,對其他臨床學科的依賴程度小,口腔醫生很容易單兵作戰。不僅如此,口腔人才和技術容易實現標準化,口腔專業既勞動密集型又技術門檻高,但一般性治療方面的口腔人才容易標準化培養。數字化診療的升級,如口內掃描、CBCT等設備的引入,也助力口腔醫生的診療效率和效果。因此,從醫生角度來講,屬于更加容易自主或合伙創業,投資成本也不算很高。袁學鋒以歐美發達國家為例,很多牙科醫生拿到執業證書以后都選擇自己開診所,國外很多地方80%以上診所都是醫生自己開的。而據了解,目前國內公立醫院優質口腔人才也開始出現走向市場自主創業或合伙創業的趨勢。雖然口腔市場需求巨大,但最近一些地方傳來體量不小的口腔機構資金鏈斷裂,關門或轉讓的消息。在袁學鋒看來,創辦者是誰很重要,通常醫生自己去創業辦診所成功率就比較高。如果是投資人投建,那核心團隊很重要,如缺乏核心專業人才主導和管理,又急于求成、快速擴張,那成功率就低。特別是規模要合理控制,國外大都是小而精的機構,生存發展很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內在規律。袁學鋒表示,數量上社會辦口腔機構已經遠超公立。據統計,目前口腔醫院中,73%以上為社會辦醫院,口腔診所中,則超90%為社會辦機構。但是服務量上,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普遍還是公立為主導。這與老牌名校醫學院都在大城市有關,如北大口腔,華西口腔,九院、復旦、同濟等,有這些名校口腔人才做支撐,一線城市的公立口腔醫院醫教研實力都比較強大,經常人滿為患。而二線城市如杭州,一些大型社會辦口腔集團的體量已經超越了公立。以杭州口腔醫院為例,早已轉制由通策醫療并購,這些口腔醫院在當地享受的醫保等政策和公立基本沒區別。而據調研,三四線城市情況則不一樣,在不少三四線城市,隨著老百姓的生活條件的提升,口腔意識健康意識的增長,市場需求增速很快,但這些城市公立醫院口腔科已經萎縮得非常明顯,社會辦口腔機構則很發達。

對此,袁學鋒表示,口腔醫療市場已發生很大變化,但三四線城市公立醫院管理層觀念沒轉變過來,依然把口腔科視為邊緣小科不受重視,造成口腔科嚴重萎縮,醫療設備、人才、科室環境的配置都難以滿足患者需求,這就給社會辦口腔機構留下了發展的空間。相比公立醫院,高端民營口腔醫療機構的診療環境較為良好,服務也更加人性化,所以更受部分患者青睞。數據顯示,我國口腔診所連鎖率僅2.5%-3.8%,按照國際參照系,尚屬于低位起步階段。這種商業模式已經有多家成熟的案例,市場驗證可行,未來成長空間巨大。作為中國非公醫協口腔分會籌委會負責人,袁學鋒表示,雖然目前社會辦口腔機構數量呈現井噴式增長,但規模大小不一、醫療水平參差不齊,還存在虛假廣告、低價惡意競爭等不良行為,急需要一個全國性的行業組織來規范、自律、監管。袁學鋒引用了原中華口腔醫學會創始會長張震康教授的觀點,在政府監管力不從心的情況下,應該由行業協會來負責自律監管職責。他認為,社會辦醫的政策放開和監管自律是相輔相成的,只有監管自律到位,社會辦醫的政策才會越來越放開。據介紹,口腔分會成立后,會加強行業發展的調查研究,建立行業數據庫,提供實際可用的調研報告,給決策層提供參考,解決行業需求和法規的沖突,避免醫療資源錯配現象等。比如國外洗牙、涂氟、窩溝封閉等基礎醫療及預防保健工作都是口腔衛生士完成的,而我國口腔衛生士這類職業崗位都沒有設立,按法規這些工作都必須口腔醫生親自做,在口腔人才稀缺的情況下,造成人才資源浪費。分會成立后,將整合多方資源,匯聚社會力量,促進口腔醫療行業健康發展。具體開展的工作將包括:建立社會辦醫口腔醫療機構信用等級與服務能力星級評價標準,加強行業監管和自律,開展行業評價;為行業整合及提供學科建設、人才、技術、資金、管理模式的優化解決方案;開展繼續醫學教育、崗位培訓及執業能力培訓,培養口腔醫療管理和專業人才,提升執業能力;開展與國內外口腔界的學術、技術、管理上的交流與合作;注重口腔公共衛生,建立與公立醫院協同發展的口腔病防治聯合體等相關工作。袁學鋒表示,2021年3月18-19日,中國非公醫協口腔分會成立大會暨牙谷國際高峰論壇將在上海隆重舉行,屆時來自中國口腔界的數百位精英和大咖專家,將共聚一堂。也歡迎口腔界人士共享盛會,面對面交流經驗,探索行業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