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是由依法獲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的非公立醫療機構、相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等有關組織和個人自愿結成的全國性、行業性、非營利性社會組織。更多>>
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兒科專業委員會成立——申昆玲當選首任主任委員
為了促進非公立醫療機構兒科發展,提高非公立醫療機構兒科臨床業務水平和服務能力,9月11日,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在北京召開兒科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會議選舉產生了由10人組成的首屆兒科專業委員會領導班子,原北京兒童醫院副院長申昆玲教授當選主任委員,范茂槐、黃國英、陳再歷、李廷玉、辛紅、楊杰、谷慶隆、薛辛東、李成榮當選為副主任委員。
會議由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趙書貴副會長主持
會上,作為發起人之一,范茂槐教授介紹了兒科專業委員會的發起背景
隨著國家醫療改革的深入和重要政策法規的逐步出臺,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發展迅速,目前全國已有26000多家非公立醫院,數量上已超過了公立醫院數量。但兒科發展相對緩慢,規模普遍偏小,服務能力弱。各地區及醫院間兒科醫生的來源和構成顯著不同,業務水平參差不齊。提高整體兒科隊伍的業務素質、建立起良好的專家聲譽和提高市場競爭力已是非公立兒科發展的必然所需和當務之急。
學科的發展、業務的提高和專業技術規范實施與培訓,以及與公立醫院間的交流,亟需一個專業合作組織搭建平臺,滿足非公立醫療機構與公立醫院兒科的差異化發展需求。
首屆兒科專委會委員來自全國不同地區的兒童醫院、婦兒醫院、婦女醫院,有兒科的綜合醫院、中醫兒童醫院、兒科診所。專委會將成為我國非公立醫療機構領域內兒科學科建設與發展、行業規范化管理、醫務人員的繼續醫學教育、學術交流、醫療質量與安全風險管理以及醫藥產學研和國內外醫藥交流合作等方面的一支專業性、權威性的全國性專業學術合作組織。同時為非公立醫療機構兒科學術組織與熱心于兒科醫學產業發展的投融資機構的正常交往提供了一個互助平臺。專委會也將致力于辦成全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的家,征求大家的意見、問題和困難,搭建與政府溝通的橋梁,為相關政策的完善和落地做出努力。
孫陽:國家衛計委醫管中心將與兒科專委會加強合作
國家衛計委醫療管理服務指導中心主任孫陽到場祝賀兒科專委會的成立。孫陽認為,目前兒科醫療資源匱乏,兒童就醫困難。兒科專委會成立,將是完善醫療服務體系,提高民營兒科醫療機構服務水平,解決兒童“看病難、看病貴”的重要舉措。
孫陽說,作為專門從事醫療管理的國家衛計委專門從事醫療管理服務指導中心,希望與兒科專委會開展廣泛合作,包括機構的評價;建立合理用藥的評價體系;制定兒科醫療服務和藥事服務國家標準;臨床指南和規范;對兒科醫生提供培訓和指導等。
孫陽認為,兒科應該朝著一個開放包容的方向發展,兒科是一個專科,但是這個專科不應該是一個封閉的,應該是開放包容的,應該歡迎各個學科都來看兒科的疾病,因為目前為止我們沒有任何法律法規或者是哪項規定禁止內科醫生、禁止外科醫生來看兒科疾病,我們國家沒有成人科這么一個學科,所以我們應該更開放和包容。我們可以一起制定兒科醫療服務,兒科藥事服務的國家標準、臨床指南的規范,我們也可以一起對于我們兒科醫療服務醫生甚至包括其他科的醫生在提供兒科服務的時候,對他們進行培訓、指導。
毛羽:非公立醫療機構要重點抓管理
在成立大會上,北京市衛計委副主任毛羽表明了政府對非公立醫療機構發展的支持態度。
北京總共有1萬1千家醫療機構,非公立醫療機構數量已占總數的64%是醫療服務體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非公立醫療機構在滿足市場中不同醫療需求,填補高層次空白,滿足社會上緊缺學科起到積極作用。
毛羽提到,目前我國非公立醫療機構的服務能力不足,服務量卻僅占總數的在15%到18%,除了規模小以外,有些醫療機構在管理上市良莠不齊,使得部分非公立醫療機構帶來的負面效應很大。
另外,多數非公立醫療機構品牌不突出,技術水平有限,這使得非公立醫療機構在“高手如云”的北京地區競爭處于劣勢。“提高管理水平是大家必須正視的事情,現在開始抓已經不早。”毛羽說。
非公立醫療機構在過去像一盤散沙,數量不少,相互之間的聯系卻不多,因此迫切地需要行業協會把大家聚集起來。毛羽表示,兒科專委會的成立是將大家聚集起來的很好形式,可以相互借鑒發展,并汲取教訓。
毛羽建議,兒科專委會成立要在三個方面指導協調同步發展:重點提高非公立醫療機構管理水平;促進兒科醫療機構逐步樹立專業特色和品牌;指導非公立醫療機構人才隊伍培養建設。
郝德明:非公立醫院絕不能坑蒙拐騙
“誠信建設”是非公立醫療機構立足和發展中非常重要內容。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郝德明透露,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未來將重點解決社會信用評級問題。在兒科專委會成立之后,協會還將幫助建立兒科行業的社會信用體系,推進持續改進,營造創優氛圍,通過輻射正能量,打擊淘汰一批落后的非公立醫院,加強行業自律,為政府監管提供補充管理。
據了解,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目前已有11個地方協會。郝德明建議,兒科專委會要盡快建立官方網站,擴大影響,在宣傳中加入行業服務和技能培訓。
針對當前社會對非公立醫療機構信譽度不高問題,郝德明表示,醫療服務行為直接關系到百姓健康,涉及到國家形象,因此醫療機構一定要辦好,非公立醫療機構不能成為坑蒙拐騙的重災區。郝德明呼吁行業要加強誠信建設,樹立行業新風。
郝德明透露,作為國家級行業協會,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為引導促進非公立醫療機構的品牌建設發展,已經研究制定了兩個標準,即社會信用等級評價和醫療質量和能力建設的星級評審。通過兩個標準手段來推動品牌建設,讓老百姓有很明確的標準選擇醫院。
申昆玲:委員會將開展系列高水平學術交流
今天申昆玲教授當選首屆兒科專委會主任委員。申昆玲表示,本屆兒科專委會將輻射全國各省市,大家匯聚一起旨在打造專業性的兒科學術互利平臺,為行業內從業者提供各類服務。
中國五歲以下兒童死亡病因前三位是肺炎、早產兒并發癥和新生兒窒息。申昆玲坦言,我國兒科醫生匱乏,兒童的醫療保障體系不完善,資源配置城鄉差距明顯,兒科發展任重道遠,在這個大背景下,兒科專委會應運而生。“非公立兒科專委會要與公立醫院形成差異化服務,向基層、健康管理、高端、網絡醫院發展,開展多層次多元化服務,滿足群眾不同的需求。”申昆玲說。
新的醫療改革正在推進,政府鼓勵社會辦醫與公立醫院形成差異化服務,這給非公立醫院帶來新的機遇。申昆玲表示,兒科專委會需要在這樣的時機里,切實提升學科水平,打造核心競爭力。
“委員會要不辱使命,開展系列高水平學術交流,多學科學術攻關和成果展示,邀請非公立醫院和公立醫院參與幫助醫生提高綜合水平,培養更多臨床、科研水平過硬的兒科醫生。”申昆玲說,兒科專委會的成立推動我國非公立醫院的發展,專委會將為我國兒科從業人員營造出一個同舟共濟的家園。
李廷玉:投資興建醫院,要有長遠規劃,并有仁愛之心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原院長李廷玉教授也到場祝賀。她認為,非公立醫療機構兒科專委會的成立,是中國兒科史上的一座“里程碑”。針對我國非公立醫院發展現狀,李廷玉表示,我國目前缺乏大型資本對非公立醫院的投入。盡管如此,李廷玉仍然認為,投資者如果想要投資興建醫院,要有長遠規劃,并有仁愛之心,否則就不要涉足這個領域。2016年國家取消了社會辦醫的多項限制,從政策出臺這些方面來講,是我們非公立醫院發展的春天到了,需求的多元化,輿論環境好,看病難、看病貴矛盾又突出,加上二孩政策,巨大的市場空間吸引了社會資本投入。
李廷玉提議,學會成立后,要針對非公立醫院兒科發展的環境,向政府建言獻策;還要通過其他平臺,為非公立醫院發展制定行業的規范,加強行業的自律,提升服務水平,加強學術引導和業務提升等。從自身來講,非公立醫療機構要確定自己的發展模式和路徑,要借鑒公立醫院發展的一些經驗,引入科學的管理,要有一個長遠的規劃、目標遠景,人才培養和引進規劃。沒有自己的人才培養,就是沒有長遠的規劃,會是很短命的,人才真的很重要。
新世紀兒童醫院辛紅:PPP模式在非公立醫療機構發展中的探索
北京新世紀兒童醫院這幾年發展得順風順水,幾乎成為北京醫療領域PPP模式的典范。辛紅作為北京新世紀兒童醫院運營總監,在會上分享了醫院的運營模式。
新世紀兒童醫院2006年開業,在當時這種特殊的模式,有挑戰,也有機遇。辛紅在會上首先介紹了PPP獨特性。辛紅說,公私合營是指政府及公共部門和企業之間的合作,在公共服務項目上借用公有公共機構的特長和社會資本的優勢,提高效率,帶來更好的管理收益。辛紅介紹表示,在如何為患者提供更高水平服務上,社會資本和公立醫院合作創辦的醫療機構,顯然是更高效的管理體系和成本控制。
新世紀兒童醫院是定位于高端兒童醫療保健的盈利性兒科機構,在項目的設置、新業務的開發上,如何作為公立醫院的補充,如何進行業務提升,如何在專業領域的細分和個性化定制上有所突破,新世紀一直在努力探索。緊鄰亞洲最大的兒童醫院——北京兒童醫院,新世紀兒童醫院深知對方從專業設置上基本上實現全覆蓋,但新世紀兒童醫院努力開拓新業務,開展的全麻下口腔治療,就是北京兒童醫院沒有開展的項目。這種錯位的發展,讓新世紀兒童醫院走出了一條特色經營之路。
北京兒童醫院擁有強大的醫療資源,新世紀兒童醫院則有優質的管理模式,雙方在設備和醫生輪轉方面的合作,實現了雙贏。
新世紀兒童醫院采用企業化運營模式,即董事會下的管理委員會負責制,醫院沒有院辦,僅靠管理委員會的5個人進行醫院的日常管理。與此同時,醫院所有中層人員實行成本中心經理責任制,中層有非常大的決策權。
與大多數社會資本辦醫相同,新世紀兒童醫院也遭遇人才瓶頸。據辛紅介紹,為了吸引更多人才,醫院設立了獎勵機制。此外在培訓方面,醫院給來自于公立醫院的醫生進行定制化培訓,這意味著,除了正常的入職培訓之外,醫院還給每名醫生制定輪崗培訓,這使很多醫護人員甘愿留下。
事實上,公立醫院在PPP模式下,也收獲匪淺。比如新世紀兒童醫院用第三方支付手段購買兒童醫院的服務,還為專家提供了多學科醫療平臺,提高個人職業規劃,醫生在管理方面也能夠提高水平。
阿斯利康制藥有限公司副總裁張輝:企業致力于提供循證醫學證據
作為制藥企業有機會參與到非公立醫療機構兒科專業委員會之中,與各位專家一起探討兒科發展和兒童健康事業,張輝感到非常容幸,感到有一種參政議政的神圣感,同時也感覺到重任在肩。希望和各位專家一起獻計獻策,共同推進兒科的疾病控制。
阿斯利康一直致力于從兒童到成人,從急性期到維持期的疾病治療。阿斯利康制藥有限公司副總裁張輝在會議上介紹了阿斯利康的部分業務。
除了提供創新藥物,阿斯利康也一直致力于不斷的提供尋證醫學的證據,專家都非常熟悉的Start,也是中國第一次呼吸領域參與的國際多中心的哮喘研究,也奠定了吸入性糖皮質激素在哮喘治療中的重要地位。專家非常熟悉Smell研究使得擁有了哮喘維持治療的指征。還有現在正在進行的研究,會對將來的輕度哮喘起到重要的臨床實踐和指導作用。
在藥物和臨床實驗本身之外,阿斯利康還在包括疾病控制的體系、硬件設施、規范治療的實踐,以及患者的依從性四個抓手上推動疾病治療工作。并支持了很多與政策相關的項目,包括兒童呼吸疾病的指控等等,張輝表示,企業希望為疾控政策的出臺提供更多依據。
眾所周知,病人共同的需要是,自己能與醫生有更多機會或時間討論個體的疾病。張輝特別介紹,阿斯利康正在與知名的互聯網公司合作,建立一對一患者和醫生的關系,醫生可以在碎片時間管理更多患者,從而提升醫療服務經驗,也提升自己在患者中的口碑,這也是為將來醫生的多點執業打下堅實的基礎。
達因藥業總裁楊杰:兒童用藥普遍規格少 口感差
達因藥業集團總裁楊杰曾經做過7年兒科醫生,是位有很深兒科情節的企業管理者。在會議現場,楊杰坦言,品種及規格少,口感差是兒童藥的現狀,缺乏專業研發機構,兒童藥物臨床研究困難重重。
兒童不是縮小版的成人,因此還無法找到一種制劑適合所有年齡的兒童,這給兒童用藥研發增加了難度。楊杰表示,量身定制兒童藥從整個工業化管理的角度看,意味著質量源于設計。“同一種化學成分要針對不同年齡的孩子去設計不同的規格,甚至不同的口味,這才是真正的量身定制理念,只有這樣才能保證用藥安全。如果當初一個產品設計成為成人用藥,無論藥品在研發設計上多么嚴謹、安全和科學,最終在臨床應用上用到孩子身上,仍然是不安全的藥物。”楊杰說,從量身定制角度講,藥品的質量不是檢驗出來的,也不是生產出來的,是設計所賦予的。所以兒童藥物要針對不同年齡的孩子,即同一種化學成分,同一種有效成分要針對不同年齡的孩子,去設計不同的規格、劑型、甚至不同的口味,在產品整個生產的過程中按照適合兒童的設計進行,保證兒童用藥的安全。
實事求是講,國內兒童用藥市場非常不成熟,專業的兒童制藥企業不超過10家,有兒童藥品注冊批文的企業僅100家左右。隨著國家對各種兒童用藥的政策逐步的頒布和出臺,希望兒童用藥的專業化研發、生產會逐步有所改善。
在多年兒童用藥研發上,達因藥業有很多經驗和體會,楊杰對此進行了分享:首先,針對已經上市的藥物,企業進行改善口感、豐富劑型、完善規格的研究工作;第二,對國外藥物的國產化,即引進國外已經上市的兒童藥;第三,通過自身產學研相結合工作,解決兒童量身定制藥物的問題。
她說:做兒童醫療要有公益心,兒童制藥依然是這樣,不能急功近利。要耐得住寂寞、抵得住誘惑。要專業,要專注,要量身定制、協同創新,設計和生產出更多更好的兒童藥物,來促進兒童的健康。
陳再歷:兒科委員會將是一個開放、互助的平臺
會議期間,新當選的副主任委員兼秘書長陳再歷表示,兒科專業委員會成立的基礎共識就是要建設一個開放、合作、互助的平臺。所以,其委員組成不僅有非公立醫療機構的代表,同時還邀請了部分公立醫院的知名專家參加,還有熱心兒科醫療產業發展及公益的企業領導,聚集各方力量一起促進兒科產業發展和服務能力提高。在這個平臺上,大家是平等的,大到與國際知名醫院合作的高端醫院,小到基層私人診所,我們不分高低,我們提倡以大帶小,互助共贏。我們強調我們醫院之間,醫生之間或者說醫療產業和愿意為醫療產業發展的投資者,即整個產業的平等互助。不管是管理者還是業務人員,無論是醫生還是護士,也沒有科室限制,這樣我們兒科專委會就會興旺發達,才能加快非公立醫療兒科的發展,這就是當初我們發起的初心。今天的主題也是這樣:合作、發展、共贏。當然我們有原則底線,即絕不接受那些坑蒙拐騙患者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