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是由依法獲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的非公立醫療機構、相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等有關組織和個人自愿結成的全國性、行業性、非營利性社會組織。更多>>
分支機構丨融合發展 共享共贏—第五屆中國家庭醫生合作發展論壇 暨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全科醫療分會召開成立大會
11月30日-12月2日,由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以下簡稱“協會”)、協會全科醫療分會、顧湲家庭醫生咨詢工作室聯合主辦,中國全科醫學雜志社承辦的第五屆中國家庭醫生合作發展論壇暨全科醫療分會成立大會在河南省鄭州市隆重召開。本屆論壇以“融合發展 共享共贏”為主題,圍繞基層醫療政策新趨勢,如何促進非公立醫療機構以及基層醫生的發展,如何提升家庭醫生診療能力,做實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影響政府財政投入機制,改革基層醫療激勵機制等議題進行充分的交流。
▲開幕式現場
12月1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基層衛生健康司副巡視員劉利群,河南省衛生健康委副主任謝李廣,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郝德明,第五屆家庭醫生合作發展論壇主席、協會全科醫療分會會長顧湲教授,協會全科醫療分會顧問曾昭耆教授出席開幕式并致辭,協會駐會副會長趙書貴、副會長閆東方,協會全科醫療分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韓建軍、顧問陳慶余,以及協會全科專家代表和相關從業代表千余人參加了會議。協會副秘書長兼會員組織部主任王珊宣讀了協會全科醫療分會首屆委員會成員、專家名單,并主持了全科醫療分會的揭牌及聘任儀式。
▲協會全科醫療分會揭牌儀式
劉利群、謝李廣、郝德明、趙書貴、閆東方、顧湲、曾昭耆、陳慶余為協會全科醫療分會揭牌。
▲郝德明為協會全科醫療分會
首任會長顧湲頒發聘書
▲郝德明、趙書貴、閆東方、顧湲
為分會副會長、秘書長、顧問及專家代表們頒發聘書
▲韓建軍宣讀倡議書
韓建軍副會長兼秘書長代表分會向全行業特別是工作在非公立醫療機構的全科醫生同仁們宣讀《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全科醫療分會倡議書》。具體倡議內容如下:
一、堅持全科醫學原則與全科醫生職業操守。全科醫生服務是以病人為中心、需求為導向的連續性綜合性健康服務,全科醫學的原則與方向應成為非公立醫療服務最鮮明的特色,成為我們全科醫療機構和醫護人員始終如一的執著追求。號召全科醫生,要在服務過程中加強行醫自律,嚴守技術規范,強化人文服務,提高診療技能,以此來保障非公立全科醫療行業健康、可持續、高質量發展。
二、發展醫患同盟的主動服務業態。全科醫生應立足于社區,主動與服務對象建立盟友關系,敏銳地發現與應對市場需求,與居民共同規劃其健康管理、慢病管理服務內容和支付方案,在營造健康社區與健康家庭的實踐中贏得更多居民的認可和尊重。
三、探索全科醫療服務與管理新模式。借鑒國際全科醫生執業經驗,在服務提供、團隊組建、管理與激勵、適宜技術應用、信息化與智能化建設、持續質量改善、品牌創建與營銷、單點與連鎖經營等方面積極探索,勇于創新,加強交流,促進全科醫生早日成為居民滿意的健康守門人,并為實現全科醫生自由開業創造條件。
四、建立基于專業與循證醫學的行業標準。建立以高質量、高安全性、可持續發展為目標的全科醫療行業標準和服務指南。吸納醫藥企業、互聯網企業、社會資本等多種渠道投資,建設全科醫療信息化共享平臺,為行業的健康、有序、和諧、快速發展和循證醫學研究提供可靠的信息支持,為全科醫療學科建設奠定堅實基礎,為我國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與發展增光添彩。
在健康生活、健康保障和健康環境等方面,為社區居民提供綜合、連續、協調、可及的全科醫療健康服務,加快落實全民、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爭取早日實現“健康中國戰略發展”的宏偉目標!
▲王珊主持開幕式
▲顧湲做大會致辭
顧湲表示,30年前,剛剛把世界各國流行的全科醫學引入中國大陸的時候,局面非常渺茫,而今全科醫療卻已經成為我們國家新醫改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是因為社會經濟、人們的觀念在發展,特別是全科醫學本身的特性和規律,在推動全民健康中能起到不可忽視的作用。不管是公立醫療機構還是非公立醫療機構,都將得到平衡發展。要對全科醫學寄予情懷和希望,更要相信市場機制的作用。
▲郝德明做大會致辭
郝德明致辭指出,社會辦醫關乎著我國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關鍵,是我們醫療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抓手,也是為人民提供多層次、多樣化優質醫療服務的有效途徑,社會辦醫已經成為新時代醫改最強的動力。目前,成立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全科醫療分會恰逢其時,未來將進一步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和全科醫生隊伍的建設,為我國從事全科醫療行業的各界人士提供施展才華,實現偉大理想的廣闊前景。
▲劉利群做主題報告
劉利群副巡視員詳細闡述了我國基層衛生工作的重點任務和發展趨勢。他表示,國家以發展作為基層衛生事業的第一要務,推進公立醫院改革,引導政府和醫保向社會辦醫傾斜,提升基層的服務質量和數量,全面做好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國家既重視全科醫生和家庭醫生的發展,也大力鼓勵發展社會力量參與醫改,參與醫療衛生服務機構。成立協會全科醫療分會,正是這兩個重點工作中的結合點。希望協會分會成立后,能夠幫助非公立的全科診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醫療衛生機構,發揮平臺作用,為中國的基層衛生事業貢獻一份力量。
▲陳慶余做主題報告
陳慶余講授臺灣社區基層醫療服務的改革經驗。
▲閆東方做主題報告
閆東方從不久前上海市政府發布的“健康服務50條”政策出發,講述了上海社會辦醫發展的新機遇。
▲王留義做主題報告
河南省人民醫院全科醫學科主任王留義教授闡述了如何借力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助推非公醫療盈利能力提升。
▲參會領導及嘉賓
大會共設置一個主論壇和三個主題分論壇,“分論壇主題為“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基層衛生綜合改革與發展”以及“全科醫療機構管理與發展”。會議代表們圍繞著新醫改探索與政策解讀、各地基層醫療服務的創新模式及經驗分享、非公立醫療機構的探索和發展、互聯網+基層醫療新趨勢等,展開了積極的交流討論。同時,還有十二場以常見病臨床案例為切入點的專題培訓班,以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形式,讓參與培訓的同行們在過程中對社區常見病、多發病有了更深入的認識和體悟。
來自各地的專家、學者、醫療行業從業者齊聚河南,展示并交流全科醫學和基層醫療領域的新理念、新展望及實踐經驗。著眼基層衛生事業,把握時代脈搏,全科醫生們將真正擔當起健康守門人的重任。求變革、求發展,為最廣泛的人群健康保駕護航,為基層醫療事業的健康蓬勃發展出謀劃策。
▲選舉大會表決現場
11月30日,協會召開全科醫療分會選舉大會。經會議民主選舉,產生了全科醫療分會首屆委員會領導集體。顧湲擔任協會分會會長,由韓建軍、耿俊強、關暉、張曉明、張文安、趙俊祥、周國平、萬華軍、孫泰陵、施萍、段民屹、潘雪鳳、白朝暉、翟兆惠等14人擔任副會長,韓建軍兼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