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是由依法獲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的非公立醫療機構、相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等有關組織和個人自愿結成的全國性、行業性、非營利性社會組織。更多>>
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在京舉辦非公立醫院評價專家首期培訓班
培訓班現場
醫療質量評價中心孟磊主任主持開班儀式
2017年11月19日下午,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以下簡稱協會),在北京長峰醫院舉辦首期非公立醫院評價專家培訓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郝德明、副秘書長林慶賢、國家人社部勞動科學研究所職業研究室主任徐艷等出席開班儀式,來自北京、上海、廣東、廈門、海南、河北、天津等地區的86位評價專家參加了培訓。培訓班由協會醫療質量評價中心主任孟磊主持。
協會副秘書長林慶賢作報告
副秘書長林慶賢以“建立第三方考核評價機制 增強行業自律與管理能力”為題,就開展雙評背景意義、雙評工作開展的思路、雙評工作下一步考慮等方面作了介紹。他表示,協會開展雙評工作,是國家醫改要求、行業內部要求和患者外部要求,針對非公立醫療行業社會信用不高、服務能力不強的實際,建立了信用與能力評價體系,為促進非公立醫療機構持續改進和健康有序發展,提高醫療服務質量和社會信譽度等都提供了有效抓手。他認為評價專家培訓是醫院評價工作的重要環節,評價專家的專業水準、標準把握、工作作風等直接影響到評價結果的科學性和公正性。這次培訓班的目的就是向評價專家集中宣講雙評工作的重要意義、評價技術、評價標準中的關鍵點、評價同質性的把握等有關知識,使各位專家掌握雙評的要義,勝任評價工作。
國家人社部勞動科學研究所職業研究室主任徐艷授課《非公立醫療結構評價師資格認證的意義及設計》
徐艷主任從職業能力評價體系的必要性和評價師的職業能力兩個方面做了介紹。她認為,雙評工作是一個非常好的自律管理機制,協會評價專家培訓班恰逢其時,非常重要。希望能夠聯合協會共同開發有關雙評評價師的評價標準體系,全面推開非公立醫療機構信用與能力評價師的工作。
廈門大學中山醫院原副院長張振清授課《醫院評價同質性要求》
本次培訓班就能力評價包括醫院誠信建設與管理、醫療質量與安全、護理與醫院感染控制管理、醫院信息化建設、醫院文化與創新品牌建設標準的把握、評價結果同質性,能力評價智能評分系統使用方法等進行了全面培訓。
培訓專家講授評價標準把握和同質評價
參訓專家踴躍提問,培訓專家認真解答
頒發評價專家聘書
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郝德明講話
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郝德明在總結講話中指出,剛剛結束的黨的“十九大”開幕式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我們國家現階段主要矛盾是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與不充分、不平衡發展之間的矛盾,而醫療行業的發展是這一矛盾的體現。特別是我國非公立醫療行業,近幾年發展迅速,醫院年遞增率連續呈兩位數增長,截止到2017年6月非公立醫院數量達到了17153家,占醫院總數的57.7%,然而非公立醫療行業的服務總量占比不到15%。在醫院規模和服務能力方面存在巨大差距和提升空間。協會針對非公立醫療行業普遍存在的信譽度差、服務能力低等突出問題,根據國家衛生計生委關于建立醫療機構綜合管理體系,借鑒國內外經驗,結合我國非公立醫療行業實際,經過調研、課題研究、標準和辦法制定、實證研究、總結完善等準備,逐步建立起較完善的非公立醫療機構信用與能力評價體系。本次評價專家培訓班標志著雙評工作正式進入實施階段。他希望通過培訓,專家們真正熟悉和掌握評價標準,鉆研評價技巧,為擴大評價專家隊伍做好人才儲備。
培訓班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