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是由依法獲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的非公立醫療機構、相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等有關組織和個人自愿結成的全國性、行業性、非營利性社會組織。更多>>
新形勢下社會辦醫防疫應急管理會議成功召開
導語:社會辦醫是我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滿足人民群眾不同醫療衛生服務需求、為全社會提供更多醫療服務供給的一支重要力量。當前,疫情防控形勢嚴峻,如何在滿足防控需要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滿足患者的醫療需求,成為當下社會辦醫面臨的挑戰和難題。
針對新一輪新冠疫情的嚴峻態勢,4月16日,由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以下簡稱“中國非公醫協”)慢性病管理分會、護理分會和信息化專業委員會聯合主辦,醫協云承辦的“新形勢下社會辦醫防疫應急管理會議”成功召開。中華預防學會副會長、暨南大學疾病預防控制研究院院長梁曉峰,中國非公醫協護理分會會長、樹蘭(杭州)醫院副院長、樹蘭國際護理學院院長馮志仙,武漢亞洲心臟病醫院心外科中心病區主任肖紅艷、燕達金色年華養護中心副總經理崔凱和武漢濟和醫院副院長梁玥等專家在線分享并討論了醫院管理者疫情之下面臨的諸多困惑與挑戰。會議由中國非公醫協慢性病管理分會副會長兼秘書長、上海九悅醫療集團董事長郭躍主持,近3000位醫療行業同道在線觀看,獲得廣泛好評。
郭躍講到,新一輪疫情給廣大醫療機構特別是民營醫院、護理院、養老院等安全運營帶來了嚴峻的挑戰。國家衛生政策不斷調整,社會對疫情認知不斷變化,社會辦醫負責人要了解政策走向,提高政治敏感度。同時要緊緊抓住醫院防控紅線,保證廣大醫護人員及病患的安全,時刻關注突發性事件帶來的各種危機。
梁曉峰作《老年人接種新冠疫苗重大意義及注意事項》專題分享。梁院長講到,老年人是新冠病毒感染、重癥和死亡的高風險人群,老年人群的新冠疫苗免疫極為重要。目前,我國60歲以上人群接種率與一些國家相比要低,需要盡快提高60歲以上人群接種率,加強老年人群的免疫保護。
馮志仙作《疫情防控下醫院應急管理》專題分享。她特別強調,新冠防控工作事無巨細,在具體施行時醫院可以遵循幾條原則,一是遵循上級主管部門的政策并及時落實;二是全員增強管控意識,做好包括個人管控能力的培訓、管控流程設計及日常督查等工作;三是關注個體的心理健康狀態,做好對醫務人員、患者的人文關懷工作。
肖紅艷作《疫情環境下醫院危重癥患者保障》專題分享,介紹了武漢亞洲心臟病醫院的轉診收治經驗,醫院內發現核酸陽性病例需要有相應的處置流程和應急預案。流程需要人人皆知,出現問題后立即上報和討論。即使是危重癥陽性病人也要當成陽性病例來收治,同時與陽性病人接觸的人員和經過的途徑都要有閉環及痕跡管理。
崔凱以廊坊地區本土疫情為例分享了大型康養機構如何應對突發疫情。他介紹,3月初廊坊地區爆發新一輪新冠肺炎本土疫情并波及燕郊地區,養護中心按照民政局指示,于3月10日啟動疫情防控一級響應,園區采取完全封閉式管理,停止園區內堂食并對核酸檢測場所、行政樓及餐飲區域進行全面噴霧消毒,最終過渡到密接人員的解除封控。
梁玥作《基層醫療機構應對突發疫情》專題分享。后疫情時代,復星醫療集團旗下醫療機構將重點加強人才隊伍建設、主動承接公共衛生項目、夯實應急儲備。她介紹,2020年11月份,蔡甸區政府為民政系統提供了助老平臺,濟和醫院作為唯一醫療服務商進駐平臺,疫情防控期間為蔡甸區老人提供上門醫療服務。
本次會議在“奧密克戎”疫情防控形勢嚴峻之際召開,恰逢其時,意義重大。我們將繼續凝聚各方力量,加強社會辦醫防疫應急管理能力,與廣大社會辦醫療機構守望相助,共同迎接春暖花開,為保障人民群眾健康和奪取疫情防控阻擊戰全面勝利貢獻社會辦醫力量!(作者:醫協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