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是由依法獲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的非公立醫療機構、相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等有關組織和個人自愿結成的全國性、行業性、非營利性社會組織。更多>>
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2014年工作總結
2014年8月17日是個重要的日子,我國非公立醫療衛生事業進入了里程碑發展階段,全國的非公立醫療機構終于有了自己的家。這一年里我們根據黨的十八屆"三中"和"四中"全會關于依法治國、積極發揮社會組織在社會治理中作用的精神,認真貫徹落實黨和政府關于進一步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積極推進非公立醫療機構健康發展的方針政策。在國務院和國家衛生計生委的關心支持下,經國家民政部登記注冊,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終于成立了。
一、完成協會申請、籌備、注冊登記程序
(一)向國家民政部申請成立協會,并于1月28日正式提交民政部民間局審核。
(二)民政部批復籌備成立,啟動籌備成立工作,隨即于7月29日在京召開了 "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籌備成立工作會議"。并根據會議要求,成立了籌備工作組,依法啟動籌備工作程序。
(三)組建會員隊伍,籌備召開成立大會,并于8月17日成功召開了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第一次會員代表大會暨成立大會,會議通過了協會章程以及相關文件,并投票選舉產生了第一屆理事會理事、常務理事、會長、常務副會長、副會長、秘書長。
(四)經國家民政部同意,協會籌備工作組按照規定流程,積極辦理各項成立登記手續,并于10月28日完成了協會成立所有登記手續,并報國家民政部備案。
二、加強協會組織建設,全面推進協會工作
(一)協會內部組織建設,建章立制
1、協會成立后,遵照國家《社會組織登記管理條例》和協會《章程》,根據行業服務和管理工作需要設立了"六個部門"、"兩個中心"作為工作職能部門,并確立各部門工作職責及主要負責人。
2、根據協會《章程》,協會的日常管理工作在秘書長帶領下,各部門各司其職,著重首抓建章立制工作,根據協會現狀及其發展方向,嚴格遵照國家有關社會團體管理的規章制度,結合協會章程制定了協會的"會議管理辦法"、"財務管理辦法"、"印章管理辦法"、"公文管理辦法"、"會員管理辦法""二級分會管理辦法",并于11月9日召開的一屆一次會長擴大聯席會議上,通過了以上各項管理辦法,會上,還向大家通報了成立以來的工作開展情況及下一階段工作計劃,聽取了各副會長和常務理事對協會工作的建議,使協會工作更加明確了方向。
3、在秘書處工作人員歷經1個月的積極認真努力下,完成了協會會徽、名片、銘牌、信封信紙以及各辦公行文紙張等的設計和印制。
(二)做好協會的對外宣傳工作
1、制作"協會成立大會特刊"并向國家衛生計生委及各省區市衛生計生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及各省區市中醫藥管理局、國家食藥監局及各省區市食藥監局、國家級和省級學協會、有關大型知名醫療機構寄送;建設并開通了協會網站、微信、微博、2015新年臺歷等傳播手段對外開展宣傳協會工作。
2、為了提高協會的社會知曉率,方便協會對外交流合作和開展工作,秘書處分別給國家衛生計生委(抄送各省區市衛生計生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抄送各省區市中醫藥管理局)、國家食藥監局(抄送各省區市食藥監局)、國家級和省級學協會發函,通報協會已成立及主要業務范圍、通訊方式等方面信息,希望今后在非公醫療機構管理上涉及業務性、技術性工作方面,諸如政府職能定向委托、購買服務方面,給協會多支持、關心與合作,包括在參加相關工作會議、座談會及研討會方面,給予更多的機會。
(三)大力發展協會會員及二級機構的建立
1、組織建設和發展會員工作是協會成立初期工作中的重中之重。為此,我會會員組織部積極主動聯系和配合各省級地區成立地方協會,目前已經成立相關地方協會的地區是:吉林、上海、北京、貴州、山西、甘肅、黑龍江、云南、連云港。正在申請成立地方協會的地區是:海南、深圳、新疆、湖北、浙江、江蘇、安徽、四川、重慶等。與此同時,我們還著力發展協會二級機構,并積極鼓勵由各副會長為主要牽頭人組建各自領域的二級機構,目前正在籌建的二級機構有投融資機構分會,計劃籌建的有:檢驗機構分會、骨科機構分會、婦產科機構分會、腎病機構分會、肛腸機構分會、糖尿病機構分會、腎病機構分會、心血管病機構分會、神經外科機構分會、康復醫學機構分會、腫瘤機構分會、精神衛生機構分會、美容整形機構分會、醫院管理機構專業委員會等。
2、會員是協會發展的基石,會員的數量直接影響到協會日后工作的影響力。在會員發展工作方面,秘書處認真起草了《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入會邀請函》,并于11月3日正式向廣大非公立醫療機構和相關企事業單位發出邀請,鼓動他們加入協會,壯大協會會員隊伍。同時,為了充分發揮各副會長、常務理事和省級工作聯系點的影響力,印發了《關于加強協會組織建設和會員發展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副會長、常務理事和省級工作聯系點幫助協會大力發展會員。我們還將依托協會二級機構發展會員,根據《二級機構管理辦法》,所有二級機構委員必須是協會單位會員。通過以上多種渠道來大力發展會員,目前已產生一定效果,有許多單位向我會咨詢入會程序、會員權利和義務等。
3、繳納會費是會員應當履行的義務之一,也是我會工作經費來源之一。為此,會員組織部起草了《關于繳納2014年度會員會費的通知》,并于10月28日正式印發,通過快遞、郵件、短信方式通知所有會員單位和會員個人,截止至12月31日,已繳會費單位118家,占會員總數56.2%。
三、提高協會服務能力,發揮行業協會職能
(一)申請協會繼續醫學教育工作,發展學術培訓工作
1、依托中國醫師協會繼教申報平臺,及時向會員單位征集繼教學分項目申報信息,收集申報資料,共申報了16個2015年I類繼教學分項目,通過了9個項目。
2、積極聯系國家衛生計生委科教司教育處、全國繼教辦等機構,著手申請我會的國家級繼續醫學教育項目資質,并向國家繼教辦起草完成了《關于申請開展國家級繼續醫學教育項目的報告》。
3、為了提高會員對深化醫改及社會辦醫國家政策的認識和掌握,我會旨在服務會員,搭建行業政策研究、學術交流和經驗分享的平臺作用,與上海復星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聯合主辦復星論壇,于2014年12月27日在上海成功召開了"2014年中國醫療制度與非公立醫療事業發展峰會",并獲得積極的效果。
(二)多方面廣泛走訪、調研咨詢,認真確定協會調研項目方案
根據協會確立的"自律、維權、服務、指導"的工作方針,協會擬定了2015年的重要工作之一,即開展《中國醫療制度與非公立醫療事業發展》專項調研。為此,我會秘書處相繼走訪了清華大學醫院管理研究院、北大醫學部、中國質量認證中心、上海復旦大學醫院管理研究所、上海交大中國醫院發展研究院等學術團體以及北亞骨科醫院、北京三博腦科醫院、蘇州九龍醫院、北京圣馬克肛腸醫院、深圳華僑醫院、新疆佳音醫院、武漢普仁醫院、上海新視界眼科醫院、上海國際醫學中心等大型知名非公立醫療機構,與他們充分溝通確立了調研的主要方向。并與上海復星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百洋醫藥集團有限公司等醫療投資機構洽談合作,共同出資參與該專項調研工作,截至本年底,在百洋醫藥集團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已獲入賬一百萬元專項調研工作經費的支持。
(三)擬定開展非公立醫療機構服務質量評價體系
根據國家民政部等八部委關于加強行業自律和誠信建設文件要求,以此國家政策為機遇和工作切入點,提高非公立醫療機構的服務質量和誠信體系,我會成立后開始著手建立屬于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行業管理的品牌性服務質量誠信評價體系,發揮我們的行業服務和指導性。目前,我會醫療質量評價中心已依據衛計委的4個文件,整合并選取不同等級醫院的140-200條信息(參考文件共計有考評信息2510條),專門制作出了《非公立醫院數據申報表(2014版)》,主要用于建立評價體系數據的申報。
2014年協會成立伊始,我們雖然做了大量工作,但我們深知如何圍繞協會的宗旨,為廣大會員開創更多、更豐富的品牌服務項目,仍任重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