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是由依法獲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的非公立醫療機構、相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等有關組織和個人自愿結成的全國性、行業性、非營利性社會組織。更多>>
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2018年分支機構工作會議圓滿召開
會議合影
4月25日,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以下簡稱協會)2018年分支機構工作會議在海南博鰲圓滿召開,協會會長李月東、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郝德明、駐會副會長趙書貴、副秘書長林慶賢、副秘書長兼辦公室主任郭齊祥、副秘書長兼會員組織部主任王珊、各部室負責人以及已成立的38個分支機構和部分籌建分支機構負責人、秘書長等90余人參加了會議。本次會議由趙書貴主持。
會議現場
會上,首先由王珊圍繞分支機構建設情況、工作情況、存在問題及發展對策以及2018年分支機構工作要點做了分支機構建設情況報告。王珊指出,分支機構是建立健全組織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開展各項工作、各項事業發展的的主要落腳點和切入點。分支機構的主要職能和任務是發展會員、制訂行業標準和規范、開展醫學繼續教育和學術交流、促進相關藥品及設備產學研結合,整合行業資源,促進社會辦醫,推動健康產業發展。
王珊介紹,協會成立三年多來,已正式成立分支機構38個,2018年還將相繼成立口腔、互聯網醫療、健康傳播與醫學出版、護理、醫生集團等十余個分支機構。各分支機構按照“四個鏈”建設和發展思路,開展了許多卓有成效的工作,2017年分支機構開展相關活動61場,2018年計劃開展活動137場,從數量和規模上可以說明,協會和分支機構的影響力都有了明顯的提升。
王珊對分支機構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建議:一是協會會員組織部及相關業務部門要加強與各分支機構日常溝通和業務指導,建立考核制度;二是作為橋梁和紐帶,促進兄弟分支機構合作,尤其是專業分支和分會之間合作;三是開展相關活動,加強兄弟分支機構間經驗交流;四是開展秘書長或秘書處人員財務管理及報銷培訓。
協會皮膚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鄭志忠、放射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郭啟勇、臨床工程分會會長金東、投融資機構分會會長單俊葆、腎臟病透析專業委員會秘書長王九生在會上分別就本分支機構建設和發展思路,前期工作開展情況和2018年工作計劃在會上做了經驗分享與交流。
鄭志忠表示,皮膚專業委員會自2015年12月成立以來,一直以規范、幫扶、學術、評審為使命開展各項工作。一是編寫了《實用美容皮膚科學》,對皮膚醫療美容人員進行規范化培訓;二是召開了皮膚專業委員會專家委員會啟動會,專家委員會匯聚了全國頂級知名皮膚科專家,成為專委會強有力的智囊團;三是與修麗可品牌于2017年初共同發起“皮膚科醫師專業精神獎”,對非公立醫療機構的優秀的皮膚科醫生予以表彰鼓勵;四是完成了皮膚相關醫療機構星級評價標準制定工作,并在北京京城皮膚醫院進行試點評價;五是召開了首屆學術年會,邀請到國內外皮膚學界及相關領域的知名專家帶來皮膚科發展的前沿專業知識、新技術及國內外非公立機構皮膚科發展現狀的演講;六是召開了第二屆年會新聞發布會,會議就將于2018年9月在北京舉辦的“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皮膚專業委員會第二屆年會暨運營管理高峰論壇”的相關內容進行了討論、發布;七是建設了“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皮膚醫學及醫療美容培訓基地”,充分發揮皮膚專業委員會專家作用,努力培養更多優秀皮膚專業診療人才,為非公立醫療機構提供人才和技術支撐。
郭啟勇在會上介紹了放射專業委員會2017年度工作和未來發展展望。一是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了放射專業調研,搜集了全國二級以上800余家非公立醫院放射科的現狀調研表,這份數據的匯總分析將對專委會下一步工作開展和行業管理提供重要依據;二是積極發展會員,第一屆委員會已發展至180名,進一步加強了專委會成員的代表性和廣泛性;三是召開了高水平的學術年會、繼教培訓班,搭建了學術交流和業務合作平臺,提高了非公立醫療機構影像科管理水平和專業發展;四是推動了北京市、云南省、上海市和四川省樂山市等地方協會成立了放射專業委員會,促進了地方放射專業領域的發展。
郭啟勇指出,下一步專委會還將進一步推進分支機構建設和會員發展,鼓勵和支持省市協會放射分支的成立,加大企業合作力度,加強兄弟學協會的合作,促進國際學術團體的合作交流。
協會臨床工程分會會長金東做經驗分享
金東表示,臨床工程分會通過數據調研,總結了非公立醫醫療機構發展的五大痛點,并提出了解決方案:一是價格方面,采購需老板親力親為,費時費力,無法形成以量換價。分會聯系了國產企業和進口企業,幫助非公立醫院既可以買到想要的又能買到需要的設備;二是售后服務方面,設備帶“病”工作,壽命低于公立醫院平均年限。分會幫助醫院做售后服務的團購,以量換價;三是金融方面,醫院缺少資金、建設能力弱、運營管理經驗缺乏、名氣不足。分會幫助嫁接好的金融機構,提供金融方面支持;四是信息化方面,門檻高、成本高,分會向會員免費提供相關系統、軟件;五是無醫工團隊,無設備科,發生維修心里沒底。分會針對會員提供由國內最頂尖醫工專家的不限次免費咨詢。
協會投融資機構分會會長單俊葆做經驗分享
單俊葆介紹了投融資分會工作。分會成立至今,與各個兄弟分支機構聯動工作5次,舉辦唯醫會11場,共2700人次參會,累計收到項目計劃書85份,幫助29個會員單位及企業進行了路演,深度服務企業融資17家。他還表示,分會將繼續做好唯醫會的品牌活動,開展行業分享、項目路演,積極拓展新的項目,2018年將啟動健康中國行社會辦醫全國巡講。希望能夠走進各省,開展招商考察會,按照會員需求開展行業性的調研考察活動,還希望能夠把分會的項目推介會和路演、投資咨詢的工作更好地結合起來,匯聚社會資本共同助力社會辦醫的事業蓬勃發展。
王九生就腎臟病透析專委會教育培訓與人才培養,主要是協會、上海健康醫學院、上藥依升公司合作建立的血液凈化培訓中心項目相關經驗進行了分享。
王九生表示,做好教育培訓與人才培養:一是要明確公益性的定位。培訓中心定位是為行業培養專業人才,緩解非公立醫療機構人才不足,推動產業發展,同時要由權威機構、權威師資來主導培訓工作,還要為行業制定統一培訓規范與教材;二是要打造社會認可培訓品牌。通過協會向相關部門申請國家認證的培訓證書,要與國內知名大學合作,聯合辦學,同時要強化內涵建設,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學以致用;三是構建以問題為導向的課程體系。針對實際工作需求,構建多元化多層次的課程體系,解決行業問題與疑惑;四是建立行業資質認證體系。每個企業有自己的培訓機構,我們希望依托協會的平臺,請到行業內的專家資源,共同探討行業的咨詢體系,制定血液凈化專業護士、專科護師資質與標準;四是加強品牌文化宣傳。務實培訓中心文化體系內涵,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注重團隊建設專業化專職化,強化建設培訓中心網站,重視宣傳報道,提升品牌文化。
協會駐會副會長趙書貴主持會議
趙書貴在主持會議時充分肯定了各分支機構在2017年度的工作。
趙書貴指出,各分支機構代表暢所欲言,為總會和分支機構的發展積極建言獻策。希望各分支機構能夠開拓創新、積極有效的開展工作,為推動我國醫療事業發展多做努力。
郝德明表示,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三年多以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凝聚了在座各位的心血和努力,代表協會向大家表示感謝。會上,他還對如何做好分支機構工作提出了十個方面的意見和建議:一是要建立良好運行機制,制定年度工作計劃;二是要繼續大力發展會員,通過不同途徑加強宣傳,鼓勵廣大從事社會辦醫事業的單位和個人加入;三是加強組織建設,設立各個專業分委會;四是配合總會開展“雙評”工作;五是要開展多種形式教育培訓和業務交流活動,充分發揮各分支機構專家資源優勢;六是要做好2019年國家級繼續教育學分項目申報;七是要推進信息化建設,提升協會影響力;八是要調動專家資源,促進人才和學科建設;九是要開展行業調研,了解行業現狀;十是引導社會辦醫。
本次會議的召開為協會各分支機構下一步工作開展提供了工作方向和工作思路,也加強了各分支機構之間的溝通與交流。未來,協會及各分支機構將形成合力,共同為促進我國非公立醫療事業的發展,為健康中國建設和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做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