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是由依法獲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的非公立醫療機構、相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等有關組織和個人自愿結成的全國性、行業性、非營利性社會組織。更多>>
實話石說丨灰指甲,煩人的疾病,防治并重才能克服
灰指甲,中醫稱為“鵝爪風”,學名“甲癬”,其實就是一種甲真菌病,它是由皮癬菌、酵母菌及非皮癬菌等一大批真菌所引起的指(趾)甲感染。甲癬病變始于甲遠端、側緣或甲褶部,表現為指甲顏色和形態異常,一般以 1~2個指(趾)甲開始發病,重者全部指(趾)甲均可罹患。手指甲、腳趾甲均可發病,而腳趾甲患病率更高,成人出現甲真菌病的比例約為6~8%。
一則夏季真菌容易繁殖,二則夏季的氣候環境也較為特殊,人們很容易感染上各種皮膚疾病,如:腳氣、痱子、汗瘡疹等,繼而由于間接傳染誘發灰指甲,所以該病在夏季高發。
常見的灰指甲類型有兩大類:1、真菌性白甲(淺表性白色甲真菌?。?,此病損僅局限于甲面一片或其尖端;2、甲下真菌病,又分遠端側位型、近端甲下型及淺表白色型,此型病變從甲的兩側或遠端開始,繼而甲板下發生感染,較為嚴重且頑固。
甲癬的患甲一旦受到各種外傷,細菌易于長驅直入,從而引發甲溝炎,甲床炎,手指膿皮病等并發癥。甲癬為皮膚癬菌病中最頑固難治的一種。在治療上可以采用手術拔甲、口服藥物或外用藥物等方法。手指甲和腳趾甲的生長速度不同,完全替換一個新的手指甲需要100天,而腳趾甲大約要300天,所以治療灰指甲必須要有耐心。常見治療灰指甲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較適于單發型的指(趾)甲。一般在局麻后,將患甲拔除。這種方法創面大,易出血,易引起感染。手術后一般會有較強的疼痛感,還比較容易感染復發,臨床現已較少使用。事實上這種方法對于特殊的患者如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等是不適宜的。
適于多個指(趾)甲的發病。如每日口服特比萘芬片250mg,連服6~12周;伊曲康唑每日400mg,連服7天,休息21天為一療程,持續3~6個療程;每周1~2次服氟康唑150mg,連續4月以上。一般情況下,口服抗真菌的藥物可治愈80%以上的甲真菌病。但因為口服藥物必須達到真菌所寄生的甲板處才能發揮作用,且用藥量較大,用藥時間較長,所以應定期監測藥物的不良反應,如患者的肝腎功能等等。
主要有局部涂藥和封包削治等方法。
(1)使用指甲銼(非專業人士切忌用刀片,以免出血,引發感染并繼發其他疾?。⒉灰巹t壞甲磨薄,磨甲周期以2天1次為佳。
(2)30%冰醋酸外涂或10%冰醋酸浸泡病甲,每日1次,持續3~6個月以上。涂藥前若先將病甲削薄,療效會更佳。另外,涂甲之前應注意用溫和的藥膏保護甲周的皮膚。
(3)選用特比萘芬酊、阿莫羅芬甲搽劑、環吡酮胺酮甲涂劑等抗真菌外用藥物局部涂抹。
除了常規的治療方法之外,一些生活中的小方法或能達到異曲同工之效:
老陳醋250g,大蒜約250g,將大蒜搗碎,裝入玻璃容器內,倒入陳醋浸泡,時間1天左右。每晚1次,浸泡時間15~20分鐘。半個月基本可見效果,待新指(趾)甲慢慢長出,即可漸漸替代灰指甲。該法的原理其實很簡單:陳醋具有軟化指(趾)甲并兼殺菌作用,佐以大蒜,使得殺菌效果倍增。但必須注意,禁用鐵、鋁容器;無需加熱;中間不換蒜醋,醋液少了可繼續加入陳醋;浸泡時蒜醋液必須漫過病甲。
茶樹油可以作為良好的灰指甲病治療藥物,因為它含有一種天然的防腐成分可以幫助克服大量的真菌。具體方法是用一些純茶樹油混合幾滴橄欖油,把這種混合液體涂抹到受感染的指(趾)甲上,往往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生活中的“土方法”可能對初期、不太嚴重的灰指甲有效果,但若病甲較多,病情嚴重者還是需要及時去醫院專科就診,咨詢醫生或藥師。
2.對于哺乳期婦女而言,因為處于特殊階段,因而治療灰指甲不宜操之過急。若權衡利弊后確實需要治療,盡量采用外用的方法,口服的抗真菌藥物在哺乳期是肯定不能用的。外用藥物涂抹后更不要接觸孩子,哺乳前記得洗手,不要和孩子用一個毛巾、臉盆,大人衣物與小孩衣物需分開清洗等。
總之,因為藥物較難達到作用部位,灰指甲的治療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有時會反復發作,確實煩人?;颊卟粌H要堅持不懈地治療,更應防治并重,用藥上注意合理、安全,密切關注不良反應。另外,還要積極治療身體其他部位的癬癥及慢性的全身性疾病,提高自身免疫力,祛濕防潮,標本兼治,這樣才會徹底痊愈。
?聲明:文中圖片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作者簡介:
石浩強,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信用與能力評價專家庫專家;上海市社會醫療機構協會藥學分會副主任委員;上海市社會醫療機構醫療質量與安全專家委員會委員;現任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藥劑科副主任,微博粉絲80萬;上海市執業藥師協會副會長、理事;上海市執業藥師協會藥學科普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上海市執業藥師協會使用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上海市科學技術普及者協會會員;上海市科普作家協會會員;上海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特聘“食品藥品安全科普專家”;上海健康醫學院系部學術委員會委員;黃浦區科普志愿者協會理事長;黃浦區醫學會藥事質控專家組成員;黃浦區人民陪審員;第2屆黃浦區青年聯合會委員、常委;第2屆黃浦區科協代表,第2屆黃浦區紅十字會理事。人民衛生出版社主編的《中國臨床醫師雜志》編委,《中國醫刊》特邀編委,《中國醫藥工業雜志》審稿專家。
近 期 活 動 精 選
●分支機構丨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眼科專業委員會關于舉辦第二期眼科實用手術技術及新進展學習班的通知
●關于在廣西南寧市舉辦第三期社會辦醫療機構依法執業培訓的通知
●委員招募丨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關于招募衛生健康法治分會首屆委員會成員的通知 ●委員招募丨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關于招募運動醫學與運動康復專業委員會首屆委員會成員的通知 ●專家招募丨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口腔分會關于招募口腔行業專家的通知 ●委員招募丨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關于招募血管外科專業委員會首屆委員會成員的通知 ★ 點擊標題可了解活動詳情及報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