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 期 活 動 精 選
●分支機構丨關于召開信息化專業委員會2022年學術年會暨第二屆中國智慧健康質量大會的通知
★ 點擊標題可了解活動詳情及報名方式
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是由依法獲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的非公立醫療機構、相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等有關組織和個人自愿結成的全國性、行業性、非營利性社會組織。更多>>
實話石說丨務必警惕,這些藥物會升高血糖!
糖尿病是一種常見的以血糖升高為特征的慢性病,可引起神經、腎、眼、心臟、腦、血管等諸多器官的病變,對于糖尿病患者而言,有效的控制血糖十分重要。實際上糖尿病患者可能會同時患有其它多種疾患而需要長期服藥,有些藥物如激素、利尿劑、煙酸等可能會引起患者血糖升高,從而對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有效控制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
事實上,為了有效控制血糖,對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在服用某些藥物時,需要格外謹慎,密切注意這些藥物的不良反應,尤其是對于血糖水平的影響。這些藥物包括激素類藥物、擬交感神經類藥物、煙酸、降壓藥、免疫抑制劑、抗精神病藥物、蛋白酶抑制劑等等。
激素類藥物可引起血糖升高,包括糖皮質激素、避孕藥、生長激素等等。糖皮質激素可促進糖原異生、減慢葡萄糖的分解和減少機體對于葡萄糖的利用,從而使人體血糖水平升高和糖耐量降低;避孕藥可減少外周組織對于葡萄糖的吸收,升高血糖;另外,生長激素和胰島素在功能上是相互拮抗的,長期使用生長激素,可使外周組織產生胰島素抵抗,從而升高血糖。
β-腎上腺素受體激動劑擬交感神經類藥物如沙丁胺醇,在使用時可能會促使儲存在肝臟和骨骼肌的糖原分解,導致血糖升高。然而,采用霧化吸入的方式給藥時,其對血糖造成的波動會相應變小。
煙酸又被稱為維生素B3,在起到降低血脂作用的同時,會增加胰島素抵抗,抑制組織對于葡萄糖的利用,從而產生一定的升血糖作用。另外,目前臨床上發現他汀類藥物在降低膽固醇的同時,有引起血糖升高的趨勢,這可能與他汀類藥物會損傷患者的胰腺β細胞,進而間接引起胰島素分泌減少有關,但這點似乎還缺少相對明確的循證醫學依據。其實,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SFDA)早在2012年就對他汀類藥物的糖代謝不良影響進行了重點通報。
降壓藥中的利尿劑與β受體阻滯劑均可影響患者的血糖水平。噻嗪類利尿劑如氫氯噻嗪對糖耐量影響較大,對β細胞有毒性作用,在導致患者出現低血鉀的同時還會抑制胰島素的分泌,因而對于糖尿病患者應當盡量避免使用噻嗪類利尿劑。β受體阻滯劑,如倍他樂克,會通過抑制胰島素的分泌及組織對于葡萄糖的利用而誘發機體血糖升高,糖尿病患者應當慎用。
免疫抑制劑如環孢素A、他克莫司等,可能會導致患者的胰島細胞壞死、空泡樣病變,從而引起胰島素分泌減少,并增加機體胰島素抵抗,從而使血糖升高,而且這種升血糖的不良反應是與用藥時間與用藥劑量密切相關的。
抗精神病類的藥物氯丙嗪、氟哌啶醇、三氟噻頓、氯氮平、舒必利、奧氮平、利培酮等,可導致患者產生胰島素抵抗,降低胰島β細胞的反應性,從而引起血糖升高,這其中氯丙嗪升高血糖的作用最為明顯。但一般來說,通常情況下此類藥物并不會引起嚴重的高血糖樣不良反應。
蛋白酶抑制劑如奈非那韋、沙奎邦韋、茚地那韋等,在抗HIV病毒治療且維持較長時間后,可能會誘發高血糖癥。患者應在治療之前和第一年治療中每間隔3~4個月檢測基礎血糖水平,若血糖穩定,才可以逐漸減少檢測的次數。
化療藥物如鉑類、環磷酰胺等可對胰島β細胞造成一定的傷害,從而使得胰島素分泌減少,引起血糖的升高。此外,異煙肼、利福平、加替沙星、胺碘酮、甲狀腺激素等藥物也可以引起血糖的升高,其中人工合成的氟喹諾酮類抗菌藥物加替沙星還可能會引發血糖水平紊亂。
?聲明:文中圖片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近 期 活 動 精 選
●分支機構丨關于召開信息化專業委員會2022年學術年會暨第二屆中國智慧健康質量大會的通知
★ 點擊標題可了解活動詳情及報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