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是由依法獲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的非公立醫療機構、相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等有關組織和個人自愿結成的全國性、行業性、非營利性社會組織。更多>>
郝德明:注重管理工具、改進管理方法,實現社會辦醫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圖為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局張宗久局長致辭
2020年10月11日、18日,由北京大學中國衛生經濟研究中心、清華大學醫院管理研究院共同舉辦,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局、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與中國醫院協會共同作為指導單位的《世界管理調查-中國醫院管理實驗研究》能力促進網絡暨啟動研討會在北京大學成功舉辦。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局張宗久局長、焦雅輝監察專員,中國醫院協會劉謙會長,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郝德明等領導蒞臨會場并致辭。
圖為啟動研討會現場
此次研討會旨在通過分享、交流、互動、討論等形式,為從事中國醫院管理的高層人員介紹全球醫院管理的理論體系與評估方法,幫助中國醫院科學的認知在運營、目標、人才、績效四個維度與全國平均水平之間的差異,全面掌握中國醫院管理存在問題的系統解決方案。尤其是本次世界管理調查項目突破了傳統醫院評價測量的方式,非常重視管理過程測量,并輔以行之有效的測評方法。
圖為啟動研討會圓桌論壇
來自北京大學人民醫院、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瑞金醫院等全國知名醫院高層管理者,科研機構專家等圍繞現代醫院目標管理、運營管理、績效管理、人才管理四個維度進行了廣泛探討和深度交流。全國共有200多家醫療機構的15000余名代表,通過線上線下的方式參加了此次研討會。
圖為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趙越書記做主旨報告
在18日的研討會上,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趙越書記做了《利用DRG管理功能,有效提高床位使用效率》主旨報告。趙越書記在報告中指出,我國當前醫藥體制改革的目的,一是要解決醫療資源分布不均的矛盾;二是要解決國家投入和醫保籌資、醫療花費之間的矛盾。DRG不僅可以用于醫保支付,也可用于醫院床位管理,提高醫院床位使用效率。在這方面,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進行了有效的嘗試并積累了一定的經驗。
圖為郝德明會長在研討會上致辭
郝會長在致辭中指出,現代醫院管理絕不是拍腦門、想當然的隨意管理,而是需要選擇一套科學化、規范化的標準體系來進行管理。從等級醫院評審、績效考核到DRG管理,國家各類醫療質控標準很多,國家衛生健康委有關部門在公立醫院試行現代醫院管理至今也探索出豐富的經驗,但醫院管理者并不能依靠管理工具將相關標準適用到實際工作中。醫院管理的理念固然重要,但管理工具與管理方法也是醫院管理長效機制的重要組成部分。
圖為信用評價和能力星級評價銘牌與證書
圖為協會組織編寫的《非公立醫療機構信用與能力評價實用指南(全兩篇)》
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是經國家批準,注冊成立的全國唯一從事社會辦醫行業服務和行業管理的國家行業組織。2015年,協會結合我國非公立醫療機構的特點,以行業問題為導向,以醫療質量安全為核心,強化非公立醫療機構信用建設和能力建設,研究制定了社會信用等級評價和醫療服務能力星級評價(以下簡稱雙評)管理辦法及其標準,并以此為標準,開展行業評價,不斷提高和促進全行業健康規范發展。在全國范圍內招募醫院管理和醫療專家建立“雙評”專家庫,組建了協會評價工作領導小組,專家委員會和標準委員會,同時編寫了《信用與能力評價實用指南(全兩篇)》。從評價理論、體系、實施、專家管理、結果跟蹤與應用等方面形成了一套工作體系,確保“雙評”工作的公開、公平、公正和專業性。自2016年以來,協會先后組織專家到全國近20個省市,對規模大、影響力好的一批醫療機構開展了行業評價,收到了參評醫療機構的一致好評。更值得一提的是, 協會研究和開展的行業評價工作已被列入國家衛健委聯合十部委印發的《關于促進社會辦醫持續健康規范發展意見的通知》中,明確為國家十部委行政法規性政策要求。“雙評”已經成為醫療機構,特別是非公立醫療機構提升自身規范化管理和服務水平,實現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