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是由依法獲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的非公立醫療機構、相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等有關組織和個人自愿結成的全國性、行業性、非營利性社會組織。更多>>
實話石說丨“茁壯成長”靠什么,增高藥物真的靠譜嗎?
據新華社報道,中國國家衛生計生委舉辦新聞發布會,公布第五次兒童體格發育調查結果。調查顯示,中國兒童體格發育水平進一步提高。與10年前的第四次調查結果相比,7歲以下兒童的體格發育水平較10年前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以5至5.5歲年齡組為例,2015年男童體重、身高分別為20.17公斤、113.6厘米,較10年前分別增長0.99公斤、1.7厘米;女童體重、身高分別為19.29公斤、112.5厘米,較10年前分別增長0.89公斤和1.8厘米。調查同時顯示,中國城鄉兒童身高體重差別也在逐漸縮小。
然而孩子們長高的速度,似乎還是沒跟上家長的“期望”——屢屢有孩子因服用增高藥導致提前停止生長的新聞見諸報端,網上有關增高藥效果的咨詢卻依然不斷。靠藥物真得可以增高嗎?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質基礎的積累,社會大踏步地前進。您留意了嗎,其實青少年的身高也有不斷增高的趨勢。然而對于身材矮小的孩子及其家長而言,往往會因為身高太矮而自卑并憂心忡忡。那么市場上各種各樣迎合孩子與家長的增高期望的藥物是否真的如它們所宣傳的那么神奇、有效,幫助長高的藥物靠譜嗎?“茁壯成長”關鍵靠什么呢?
人的身高的增長主要與骨骼的生長發育有關,而一個人可以長多高主要是由遺傳因素所決定,約占70%的比重。其次還會受到生長發育期體內的激素水平及其它因素的影響,如營養、運動、疾病與睡眠等等。一般人到了20歲左右,骨骺線就會閉合,人就沒有自然增高的空間了,有的專家認為甚至更早。
理論上說在骨骺線閉合前人都會長高,但身高多少并不是由單一特定的基因所決定,長得高或矮,一方面看遺傳表現,一方面看后天的因素,這就是兄弟姐妹的身高也會有差異的原因。為了獲得理想的身高,均衡的膳食至關重要,尤其是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身高正常生長所需要的能量、蛋白質和氨基酸,必須由食物供給,主要是肉、蛋、大豆及豆類衍生食物。骨的形成還需要足夠量的鈣、磷及微量的錳和鐵。鈣的攝入不足及維生素D缺乏時,會造成骨礦化不足;維生素A缺乏會使骨骼變短變厚;維生素C缺乏會使骨細胞間質形成缺陷而變脆,這些都會影響骨的生長,進而影響長高。其次,加強運動可以刺激生長激素的分泌、促進食欲、促進新陳代謝,保障骨骼、肌肉和腦細胞得到充足的營養,使骨骼變粗、骨質密度增厚、抗壓抗折能力加強。一般熱愛運動的孩子身高會高于不愛運動的孩子,平均可達2~3厘米。
另外,充足的睡眠對于發育期的孩子身高的增長也十分的重要。促進生長的生長激素在睡眠狀態下的分泌量最為充沛,約為清醒狀態時的3倍左右,因此對于生長發育期的孩子而言,應當合理安排作息,保證充足的睡眠,避免晚睡、熬夜。
一些疾病因素也會影響孩子身高的增長,如生長激素、甲狀腺素缺乏癥等,因而患病的孩子可能會表現出個頭矮小的癥狀。當家長發現孩子生長發育遲緩,如3歲以下生長速度低于7厘米/年、3歲至青春期低于4~5厘米/年、青春期低于5.5~6.5厘米/年,應積極去醫院進行檢查。若確診孩子生長激素或甲狀腺素缺乏,應當補充相應的激素藥物進行治療,一般可以改善癥狀,促進身高的增長。
綜上所述,對于骨骺線未閉合的青少年而言,身高主要受遺傳因素與外部環境的影響,因而在骨骼生長發育時期,通過獲得充分而均衡的營養,不偏食或暴飲暴食、合理作息,保證充足的睡眠、循序漸進,加強體育鍛煉即可。而市場上的增高藥,基本上為保健品,有的含有促進人體生長發育的營養物質,但和我們日常所吃的食物一樣,要單靠它們來治療矮小,是不可能的。如是藥物中添加了激素反而會有“拔苗助長”的可能,那就更加不靠譜了。
對于骨骺線閉合的人來說,已經基本不會增高,再盲目追求藥物也是徒勞無功的。其實身材矮小的人不必自卑,君不見成功人士中身材矮小者比比皆是,保持良好的、積極向上的心態才是成功的金光大道。
?聲明:文中圖片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