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是由依法獲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的非公立醫療機構、相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等有關組織和個人自愿結成的全國性、行業性、非營利性社會組織。更多>>
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赴國家衛生計生委基層衛生司專題匯報
匯報現場
為做好非公立基層醫療機構信用與能力評價工作,2017年10月23日上午,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郝德明、副秘書長林慶賢,武漢市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會長馬黎漢、武漢市衛生計生執法督察總隊黨委書記、總隊長王濱,以及華中科技大學醫學院等9人赴國家衛生計生委基層衛生司專題匯報協會開展《非公立基層醫療機構信用與能力評價標準和方法課題》研究情況,并就協會已經開展的非公立醫院信用與能力評價工作作了匯報和交流座談。國家衛生計生委基層衛生司司長李滔、副巡視員劉利群、農村衛生處調研員陳凱、農村衛生處李紫聃、方潔等5人出席會議。
首先,郝會長簡要介紹了協會情況,林慶賢副秘書長介紹了協會開展非公立醫療機構信用與能力評價工作的背景、思路和下一步考慮,馬黎漢和華中科技大學醫學院劉巧艷博士分別介紹了受協會委托開展的《非公立基層醫療機構信用與能力評價標準和方法課題》研究進展情況和具體研發內容。
李滔司長講話
李滔司長聽取匯報后,對協會成立以來在郝德明會長的帶領下,在深入貫徹《“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促進社會辦醫和非公立醫療事業發展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給予肯定。她說,協會工作符合國家衛生計生委黨組精神,發揮了促進非公立醫療機構自律和持續改進的作用以及在政府與非公立醫療機構之間的橋梁紐帶作用。同時指出,信用與能力評價工作既有理論又有實踐,理念和內容方面考慮的非常全面,體現了中國特色,評價內容、方法科學嚴謹,評價方式、評價專家組成等體現了國家和地方協會相配合,共同實施的原則。基層雙評課題的研究,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希望運用課題成果對非公立基層醫療機構建設發揮促進作用,也對基層衛生司開展非公立基層醫療機構規范管理有借鑒。李滔還就下一步評價工作提出五點意見:一是協會工作要深入貫徹十九大精神,針對非公立醫療機構發展不充分、不平衡的特點,積極發揮應有的作用,把“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作為工作努力的方向;二是協會要更加關注基層醫療機構建設和全科醫生隊伍的建設,這是黨中央的重點工作;三是提高非公立基層醫療機構評價標準與方法研究結果的實用性,實際評價工作應當堅持以評促建、以評促改、規范建設的原則,兼顧長遠發展的理念;四是評價標準要體現基層醫療機構與大醫院同質化的要求,基于同質化要求,評價方法和專家隊伍要體現高水平、高標準和優質高效的服務水平;五是協會與基層衛生司建立不定期聯系溝通制度,雙方加強工作聯系,通過實際評價工作收集基層第一手資料,把評價中好的經驗、收集的問題和實際困難反映上來,為政府部門制定相關政策提供可靠依據。
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郝德明講話
郝德明介紹,協會成立3年來,對非公立醫療機構信用與能力評價工作十分重視,這也是非公立醫療機構所期盼的事情。此項工作的開展,對進一步規范非公立醫療機構的執業行為、提高醫療質量和服務能力、提升醫療機構品質將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也能夠樹立行業紅名單,對行業自律管理和發展將起到重要推動作用。協會委托武漢市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組織開展《中國非公立基層醫療機構信用與能力評價標準與方法課題》研究,此項工作對協會工作和非公立基層醫療行業管理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劉利群副巡視員講話
林慶賢副秘書長介紹非公立醫療機構雙評工作開展情況
武漢市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會長馬黎漢介紹課題進展情況
華中科技大學醫學院劉巧艷博士介紹課題研發內容
與會領導與參會人員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