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是由依法獲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的非公立醫療機構、相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等有關組織和個人自愿結成的全國性、行業性、非營利性社會組織。更多>>
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與華廈眼科醫院集團共同主辦 “中國眼科醫師明日之星計劃”項目
6月13日,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以下簡稱“協會”)與華廈眼科醫院集團在北京簽約,雙方就聯合主辦“中國眼科醫師明日之星計劃”項目達成一致協議,計劃在未來3年內,面向全社會招生,培育300名熟練掌握眼科亞專科臨床知識和診療能力、具備專科專業科室建設和管理能力的中青年骨干眼科醫師及學科帶頭人,為中國光明事業注入新的血液。
隨著我國老齡化進程加快及屈光不正患者的激增,眼科服務需求快速增長,需要大量經過規范化培訓的中青年眼科醫師。據統計,目前全國眼科醫師僅3.5萬名左右,每10萬人約有0.5名眼科醫師,而世界衛生組織要求,發展中國家應該“每5萬人有一名眼科醫生”。目前我國眼科醫師培養模式不夠完善,眼科醫師能力、水平發展不均衡,能熟練開展眼科手術的不足1萬名。我國眼科醫師的臨床能力有待提升,需要更多繼續教育和培訓機會。
協會作為國家一級行業管理組織,為社會辦醫事業培養專業人才是義不容辭的責任與使命;華廈眼科醫院集團作為中國知名非公立連鎖眼科醫院集團,堅持醫、教、研三位一體均衡發展的理念,借鑒ICO(國際眼科理事會)標準,根據中國國情,建立了“眼科臨床技能培訓中心”及OSS規范化培訓體系。在此背景下,“中國眼科醫師明日之星計劃”應運而生,將由黎曉新教授、趙堪興教授、葛堅教授、劉祖國教授、郭海科教授等著名專家領銜指導,為全國眼科醫師提供分層次、分類別的臨床實用型技能培訓。
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郝德明指出,通過一手抓行業管理,一手抓產業發展,希望在項目開展的過程中,通過專家團隊的共同努力,打造眼科診療技術的行業團體標準,并與眼科領域非公立醫療機構的“雙評”(服務能力評價、信用評價)結合起來,“中國眼科醫師明日之星計劃”必將培養更多重臨床技術、熱心服務患者的優秀眼科醫師,不僅為華廈眼科醫院集團注入新鮮活力,更能有效提升中國眼科醫師整體素質水平。
華廈眼科醫院集團副總裁張昊志表示,華廈眼科醫院集團將設立臨床培訓管理中心和專項基金,建立專業的科教培訓管理隊伍,配備優良的支撐資源,全力支持該項目發展。通過配置“優質導師團隊”,提供“優質管理支撐”,從而達到“優質培訓品質”。
“中國眼科醫師明日之星計劃”將采用和編制更加嚴謹、科學、先進的培訓標準與教材,結合招收學員實際情況,制定個性化培訓計劃。學員將被安排進入經規范化臨床培訓體系認證的近60個眼科亞專科培訓基地,接受100余名經驗豐富的高年資專家醫師一對一帶教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