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是由依法獲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的非公立醫療機構、相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等有關組織和個人自愿結成的全國性、行業性、非營利性社會組織。更多>>
地方協會丨疫情期間上海德達醫院充滿愛與溫暖!
這個困難的時刻,正是依靠全院上下勠力同心、并肩作戰,德達的工作人員經受住了一次又一次的考驗,在完成防疫任務的同時,他們竭盡所能關懷到每一位住院患者及其家屬,讓他們在封控期間感受到德達作為一個溫暖的“家”的存在。
回家之路
?
有我們為你照亮
82歲涉疫患者勞奶奶(化名)因肺部占位于4月上旬來上海德達醫院進行治療,同一時間,她89歲的老伴在另一家醫院ICU正經歷搶救,而勞奶奶的子女因處于封控區更是無法來院照顧她,此時的勞奶奶黯然落淚……
在長達近2個月的住院治療期間,德達醫院的醫護人員承擔起勞奶奶的“臨時兒女”角色,床前病榻間悉心照料;終于在5月中旬,勞奶奶完成全部治療,經專家評估后準許出院。但此時又遇難關,繁瑣的出院報批流程、無人接送……問題一個個接踵而來。德達醫院醫護人員幾經周轉幫助勞奶奶完成疫情防控部門的報備及評估、外送核酸樣本復核、與所住社區溝通等一系列流程后,最終由急診護士長夏文艷老師親自護送勞奶奶回家。
無獨有偶,家住市區67歲的肺癌患者應叔叔(化名)和65歲的肺癌患者傅伯伯(化名)也同樣遇到了類似的情況。
3月中下旬,兩人相繼來到胸外科進行抗腫瘤治療。初入院時,兩人均已為肺癌中晚期,身體狀況不容樂觀。應叔叔的子女因在國外無法回國,傅伯伯的家屬因疫情封控也無法來院照顧。在這種特殊的情況下,上海德達醫院的醫護人員再一次承擔起照顧兩位患者日常生活及治療的全部義務,直至兩人完成第二次抗腫瘤治療。
在結束了兩次抗腫瘤治療后,近日,兩位患者身體情況均大有好轉,經德達醫院胸外科專家團隊評估,符合出院標準。但此時正處于疫情期間,多處地區仍在封控中,病人家屬無法到院,如何回家讓應叔叔和傅伯伯處于兩難。一邊是歸心似箭的患者求助,一邊是嚴厲的防控管制,此時正值下夜班的胸外科吳勇醫生主動承擔起接送二老家屬的任務,在完成一系列出院手續、收拾行李后、親自駕車護送他們回家。歷經近兩個月住院后,見到親人的二老不禁熱淚盈眶,“感謝,太感謝,吳醫生”。
疫情期間,醫護人員親自護送患者回家的例子數不勝數,德達醫院護理總監楊戎及心臟大血管外科執行主任簡鍇陶也參與了一次特殊的“護送之旅”。為幫助心外術后患者歐陽先生(化名)盡快返回西安老家,兩位院領導臨時充當司機,跨區駕車前往網約車處,幫其取車返回醫院,讓歸心似箭的歐陽先生得以返鄉。
別擔心
?
我們會盡一切可能幫助您
來自紹興的申叔叔(化名)本來是前往上海某三甲醫院進行肺癌的日間化療,后轉至我院治療。久病成醫的申叔叔本以為短暫兩天的化療結束后,就可以回到位于市區的快捷酒店。
沒來得及出院,封控消息即刻傳來,申叔叔及其老伴無法返回酒店。因隨身未攜帶任何換洗衣物、洗漱用品、貼身用藥等,二位老人當即崩潰。病房醫護人員第一時間給與耐心安撫,與此同時,疫情防控小組成員迅速聯系酒店工作人員,德達醫院門急診運營總監張家樺主動駕車跨區前往快捷酒店,在按照防控要求做好物品的消殺工作后,幫助二老取回全部個人物品,解決其后顧之憂。
類似的情況也發生在涉疫患者扈叔叔(化名)身上,其所住小區因位于封控區也無法取得個人用品,德達醫院工作人員全力幫助其完成一系列手續,取回了個人用品。
照顧好患者
?
為你們建筑一個溫暖的“家”
疫情前,德達醫院迎來了2022年第二批來自新疆的先心病小朋友,他們因慈善與德達結緣。在完成手術后,因疫情的爆發他們無法返疆,其中一名一歲半的小小患兒讓德達的醫務人員“操碎了心”。治療期間,患兒的母親更因涉疫被隔離在外,照顧這位患兒的重任再一次落在了德達醫護人員的身上。
患兒年齡小,醫護人員對其的關愛更是不能少,24小時輪流照顧小寶寶的生活起居,治療、陪伴、玩耍樣樣不能少。美麗的白衣天使毫無怨言,直至患兒的母親隔離結束返回醫院。
對于新疆來滬看病的小朋友、醫生、領隊人員及被迫滯留在德達醫院ICU患者的家屬來說,突如其來的疫情讓他們回不了家,德達醫院就是他們臨時的家,這里的醫護人員就是他們的兄弟姐妹,為他們提供免費食宿、生活物資,盡一切所能為他們提供生活上的照顧。
?
疫情無情,人有情
德達醫院所有工作人員在疫情防控小組的指揮下,給予每一位患者及家屬無微不至關愛。讓每一個在院接受治療的患者和短暫滯留在院的家屬感受到專屬于德達的溫暖。
病毒只是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