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是由依法獲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的非公立醫療機構、相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等有關組織和個人自愿結成的全國性、行業性、非營利性社會組織。更多>>
美國哈佛醫學院、麻省醫療國際集團 到訪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
11月13日,美國哈佛醫學院教育總監David A. Hirsh、美國麻省醫療國際集團總裁高級顧問魏東海等一行五人到訪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以下簡稱“協會”),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郝德明、副秘書長兼辦公室主任郭齊祥、副秘書長兼會員組織部主任王珊等參加交流接待。雙方就聯合舉辦“中美醫療合作高峰論壇”、“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人才國際交流培訓”進行了深入溝通。
郝德明向來訪嘉賓介紹了中國社會辦醫事業的總體情況。目前全國共有非公立醫療機構46萬家,非公立醫院2萬家,占全國醫院總數的64%,服務量僅占全國總量的20%,主要是由于非公立醫療機構人才短缺、醫院管理水平與醫療技術水平相對落后、品牌建設不足。幫助非公立醫療機構提高服務能力和技術水平是協會當前工作的重點。協會自成立以來,持續受到海內外同道們的廣泛關注,美國霍普金斯大學、康奈爾大學、邁阿密大學、美國先進技術協會等單位曾先后來訪協會,就醫學教育培訓、人才交流等合作展開討論。今年10月,協會與日本簽訂的中日醫療技術合作協議受到高度關注,合作模式值得借鑒推廣。
David A. Hirsh驚訝于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總量的龐大,他介紹了所在的美國哈佛醫學院及其附屬醫院的基本情況,并就協會目前關注的衛生管理人才培訓、醫務人員醫療技術水平提升和學科建設、品牌建設等問題表達了自己的觀點,同時對雙方共同研究、開發適合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的教育培訓產品表示期待。魏東海通過翔實的案例,介紹了美國麻省醫療國際集團的基本情況,擬定的非公立醫療機構人才培養考察交流計劃涵蓋對麻省總醫院、布列根和婦女醫院、波士頓兒童醫院等多所國際知名醫療機構的參訪,力求優質國際醫療教育內容的深入性與前沿性。
會談達成初步共識:雙方計劃明年在美國哈佛醫學院共同舉辦“中美醫療合作高峰論壇”,邀請哈佛大學相關諾貝爾獎得主及美國國家醫學科學院士參會及發表演講,同時組織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的有關人員組成代表團赴美國參加論壇;以舉辦論壇為契機,啟動“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人才國際交流培訓計劃”,中美醫療機構、醫學院校之間建設雙向溝通的人才培訓基地、學科建設基地。
雙方一致認為,在醫療人才培養與互派交流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合作前景,將進一步推動和促進中美兩國社會辦醫的合作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