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是由依法獲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的非公立醫療機構、相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等有關組織和個人自愿結成的全國性、行業性、非營利性社會組織。更多>>
地方協會丨同心守“滬”,上海嘉會國際醫院全方位保障安心就醫
醫護人員連續在崗,為就醫迫切的病患留一盞燈
從危急癥患者、孕晚期待產的媽媽,到亟需化療的腫瘤患者、臨時遭遇改期的手術患者,特殊時期前往醫院就醫者中,不少有著極其迫切的就醫需求。為了在疫情期間維持正常服務,上海嘉會國際醫院的近500位醫護人員自3月中下旬起即堅守在醫院,只為堅持守護患者健康的使命。與此同時,基于不同層次的就醫需求,嘉會還在線上線下多個平臺為患者及其家庭提供了多套醫療解決方案。
3月中旬至今,嘉會婦產科幾乎所有醫護已連續在崗近30天,穿梭于門診、急診、產房、產后病房間,隨時準備應對突發狀況。最忙碌的時候,婦產科單日線上消息數超過5000條,一天內需累計協調500多名孕婦。在他們的全力守護下,共有近百名寶寶于封控期內安全誕生在嘉會產房,近千名患者得到及時救治。嘉會婦產科主任陸萌醫生分享道:“我們堅持開診到今天,是因為還有很多人需要我們照顧,這也就是這么多人、這么辛苦還一直堅持前行的意義吧。”
類似的故事在急診、骨科、心內科、外科、全科、兒科、眼科、ICU等地方也同樣發生著,每一位工作人員或自愿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陪護患者,或為一個手術急需的特殊醫療器材而四處奔波協調、或為無家屬陪同的百歲老人精心準備生日。每一份努力和關懷,都只為守護好特殊時期亟需幫助的每個個體。
軟硬件結合高效管理,打造安心就診環境
在兩年前新冠疫情暴發之初,醫院就成立了新冠防控小組,根據政府的防控指南不斷完善患者就診流程、院內感染防控、應急預案及防護物資保障等事項。如今疫情防控進入新階段,嘉會更是通過“硬件+軟件”組合管理的方式,全力打造安心就診環境。
硬件方面,上海嘉會國際醫院于建造之初就率先采用VAVbox全空氣空調系統,并為每臺空調機組配備醫療專用三級過濾器,這套全空氣空調系統由控制中心統一管控,在緊急情況下可隨時切換全新風運行,也就是引入外部潔凈空氣,形成新風流動場,以有效控制空氣傳播可能導致的交叉感染。空調機組配備的醫療級過濾器,相當于給每臺空調戴上了醫用級N95口罩,確保空氣過濾凈化的效果,給疫情防控提供了硬件支持。同時,每個樓層均設有特殊設計的隔離診室,采用完全隔離于其他區域的獨立空調系統和特有的負壓隔離系統設置,可將疑似感染患者和其他患者在第一時間迅速隔離開,從而最大程度降低潛在感染與擴散風險。
在上海疫情突然加劇的情況下,醫院新冠防控小組在CEO的親自指揮下,結合過去兩年多的防控經驗,進一步加強與防疫相關的各項流程,嚴格落實各項防疫運營舉措,對所有患者及訪客采取測量體溫、48小時核酸陰性證明、健康碼、行程卡、新冠自助流調預檢等健康安全措施,以保障醫院工作安全、有序及高效運行。與此同時,醫院加強環境清潔和消毒,各醫療區域將實行一客一消毒,接觸患者的診療器械一用一消毒或滅菌,一次性物品一次性使用,確保診療環境、診療器械及器具安全,降低患者間的交叉感染風險。另外,醫院每天對員工、住院病人及陪客進行的核酸檢測,為患者營造安全、可信賴的就醫環境。
院內院外同守護,以實際行動助力申城安全
嘉會醫療始終秉承“真誠關懷“的品牌價值觀,這不僅僅體現于患者服務,也同樣是一份社會責任與擔當。
自今年3月疫情趨緊以來,嘉會醫療積極響應徐匯區衛健委的號召,累計出動醫護人員超500人次,分批支援徐匯斜土、華涇、漕河涇、徐家匯、龍華、長橋、虹梅等多個街道近20個社區,累計完成近30萬人次的核酸采樣工作。護士團隊更是成為此次支援的主力軍,共計出動超過300人次,以實際行動守護城市安全、市民健康,表達對這座城市的熱愛。支援隊伍的名單中還出現了不少科室主任的名字,盡管在臨床實踐過程中早已見慣了風雨,但他們依然認為這對自己是一次特別的經歷,“平時,我們更多是在醫院內,等著患者來預約掛診,但這次,我們希望主動走出去,為更多需要我們幫助的人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