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是由依法獲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的非公立醫療機構、相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等有關組織和個人自愿結成的全國性、行業性、非營利性社會組織。更多>>
協會品牌活動丨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品牌活動惟醫匯“改革與科創——進化中的互聯網+大健康”沙龍在京舉行
6月27日,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投融資機構分會主辦活動——【惟醫匯】第23期“改革與科創—進化中的互聯網+大健康”沙龍在京舉行。國家衛健委規劃信息司司長毛群安、大數據辦調研員沈劍鋒,國家衛健委體改司政策處處長秦坤出席活動,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投融資服務部副主任劉成海、投融資機構分會副會長兼秘書長趙松青,及150多位來自投資機構、醫療機構和互聯網醫療企業代表參加了此次沙龍,活動由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投融資機構分會副秘書長韓濤博士主持。
沙龍活動現場
毛群安司長指出,互聯網+目前是健康產業中最具活力和發展潛力的一個領域,國家衛健委信息規劃司負責健康產業相關政策制定,在制定政策的過程中,也寄希望于互聯網+醫療健康能帶動健康產業和事業的發展。
國家衛健委規劃信息司司長毛群安
今年是醫改第10個年頭,老百姓對醫療健康服務的便捷性和質量需求仍有新的期望,希望行業同仁能在互聯網+大健康領域做出積極貢獻。毛群安司長對2016年6月國務院出臺的互聯網+健康醫療相關文件做出解讀,一是發展智慧醫療,立足便民惠民領域,拓展互聯網醫院;二是建立遠程醫療服務體系;三是以鼓勵創新和包容、審慎的態度推動健康醫療教育培訓工作;四是未來政府對互聯網+醫療健康方面涉及到診斷治療核心服務的管控會更為嚴格,支持健康咨詢等服務,希望醫療衛生專業機構發揮更重要的作用;五是互聯網醫療在商業發展上要借鑒相關政策,在大數據人工智能發展方面,行業要注意調整服務方向。
國家衛健委體改司政策處處長秦坤
秦坤處長進行了利用互聯網技術助推中國醫改的主題演講,在互聯網為醫改做了些什么和互聯網還能為醫改做些什么兩方面進行了分享,從政策、醫保、監管體系設立等方面介紹了互聯網醫療的蓬勃發展。“互聯網+”未來的空間無限,充分運用“互聯網+醫療”,擴展醫療機構服務面,延伸醫療服務能力。充分運用信息化手段,提供多層次、高品質的科普公共服務,提升人民群眾自我健康風險管理能力,普及推廣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全民健康素質。
中金公司研究部副總經理屠煒穎
屠煒穎說,2018年國務院辦公廳發文明確支持發展“互聯網+醫療健康”,鼓勵借助互聯網優勢賦能傳統醫療體系,有效解決諸多行業痛點?,F今社會,人們對網絡的依存性越來越強,全年齡段消費者的“屏幕端”消費習慣養成,有望推動互聯網向醫藥行業深入滲透,Health-Tech正在迎來歷史性發展機遇?;ヂ摼W+的技術優勢明顯,可以做優存量,做大增量,聯結人與人、人與信息等,跨時空實現醫療資源再分配,實現各類數據積累與挖掘,完成個人健康檔案搭建及醫療機構的信息共享,并且能夠實現服務行為、藥械通路、用戶評價等的全程追溯,為監管體系賦能,實現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閉環,滿足消費者全生命周期健康需求。
博艾特互聯網醫院有限公司董事長由德叢
由德叢說,博艾特互聯網醫院是眼??苹ヂ摼W醫院,公司依靠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驅動,以“提升患者體驗”為目標、以“賦能公立醫院、提高醫護服務者價值”為企業核心理念。為教育部門、衛生系統提供轄區兒童青少年近視篩查健康大數據庫,建立轄區統一的近視發病及防控大數據可視化平臺,提供近視防控工作評議考核依據及連續動態近視風險監測干預。
北京益醫移動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趙松青
趙松青指出,健康中國戰略持續推進,健康產業占據頂層設計重要位置,國家層面對“抓預防、治未病”政策端傾斜以應對人口結構帶來的健康沖擊,無形中成為體檢行業發展的推手。在慢病、亞健康、老齡化、以及生活質量上升的共同趨勢下健康管理需求大幅提升,體檢行業是滿足健康管理需求的最佳解決方案。益醫生以公立醫院體檢為特色,打造品質體檢、綠色就醫、健康管理等三大核心板塊全方位滿足用戶體檢需求,具有檢前/中/后全生命周期標準化健康管理流程和科學、全面的篩查設備,全觸點覆蓋中國人的健康需求,構筑線上線下一體化健康管理服務體系,提供更精準的互聯網醫療健康分級服務。
北京亮馬置業有限公司銷售副總監王彥東
王彥東分享的主題是“跨界與賦能,大地產擁抱大健康”。隨著時代發展,人的審美經歷了從簡單到復雜,又從復雜回歸到簡潔的歷程。實際上,由簡入繁并不難,反而去繁化簡則需要付出更大代價,壹·亮馬“心奢主義”簡潔的背后是設計大師們極致追求的所在。
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信息中心副主任周博
周博指出,從2016年中共中央國務院提出的《“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開始,國家出臺了一系列社會辦醫利好政策,2018年4月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的意見》發布之后,網上醫療服務成為現實。本月,國家衛健委、發改委等十部委聯合發文《關于促進社會辦醫持續健康規范發展的意見》,國家更是把發展社會辦醫擺在重要位置。其中《意見》的第十七條:支持社會辦醫之間通過“互聯網+”開展跨區域醫療協作,與醫聯體開展橫向資源共享、信息互通,所指的就是醫協體同醫聯體融合發展。
深圳安泰創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邵源
邵源指出,從 2018 年開始,醫療信息化領域政策不斷出臺,無論對于傳統醫療信息化業務還是互聯網+醫療創新業務政策都是鼓勵發展,支持創新,行業將迎來政策紅利推動的高速增長期。政策提升信息化增量需求,行業高景氣度未來幾年有望持續。深圳安泰創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專注于醫療信息化建設及醫療數據智能的創新應用,擁有覆蓋全國的研發、銷售、實施、服務的團隊和經銷網絡,安泰全景集成平臺已接入240多家大中型醫院(其中三甲醫院為124家)異構信息系統311多個品牌1005余個業務系統,覆蓋全國29個省直轄市。
上海伊邦醫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周凱
周凱指出,與美國等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醫藥電商起步較晚,醫藥電商在整個藥品零售市場所占份額較低。從美國醫藥電商市場發展看,2015年醫藥電商交易額達到820億美元,占整個美國藥品銷售市場份額的33.3%,足見醫藥電商在美國的普及程度,而我國藥品網購占比仍低于10%,未來發展空間大。藥房網商城服務中小藥店,為中小藥店提供“互聯網+”賦能,開源節流,2012年上線以來,平臺商品交易總額由26萬成長為80265萬元,年均復合增長率281% ,位于易觀千帆醫藥電商指數排名第二名。
桃子互聯網醫院COO李義豪
李義豪指出,當下多數互聯網醫療項目聚焦在互聯網用戶、一線城市、核心醫療資源這三個維度上,以專家和大三甲為核心,基于互聯網用戶的就醫需求,提供相關的服務?,F實中,中國有2000多個縣、4萬個鄉鎮、60萬個村,居住了超過十億人,這些公司的模式和推出的產品并沒有惠及到這類人群。桃子互聯網醫院成立于2014年,是四川省首批開展互聯網醫療試點的互聯網醫院,立志解決這些生活在偏遠地區老百姓看病就醫難的問題。推出遠程問診、遠程會診、云轉診、電子病歷、支付結算、慢病管理、醫養結合等技術平臺,通過為醫療機構提供服務患者的互聯網整體解決方案,增強患者粘性,從而實現共贏。
主持人韓濤博士 會議現場
相關政策鏈接:2019年6月4日,國務院辦公廳關發布《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2019年重點工作任務的通知》明確規定制定互聯網診療收費和醫保支付的政策文件;2019年6月12日,十部委聯合發布《關于促進社會辦醫持續健康規范發展的意見》,再次明確提出支持社會辦醫發展“互聯網+醫療健康”,政策東風持續吹向方興未艾的互聯網+醫療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