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是由依法獲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的非公立醫療機構、相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等有關組織和個人自愿結成的全國性、行業性、非營利性社會組織。更多>>
地方協會丨聚是一團火,散作滿天星——上海計生所醫院志愿隊抗疫實錄
每一次出征,無論白天還是晚上,接到任務,發出號召,上海計生所醫院全體職工爭先恐后:“我報名,我報名...”,不少同事更是秒回信息:“我是黨員,我要去支援”。一條條“請戰信息”接連彈出,可謂一呼百應,很快就能組建成一支隊伍。每一次出征,院長統一指揮、全面協調、千叮萬囑,千方百計為隊員的食宿條件提供保障,把關愛與呵護送進隊員身邊和心里。副院長親自帶隊,堅守一線晝夜奮戰。所有醫護人員首先想的不是自己,也不是家里的困難,而是作為醫務工作者、作為醫院一份子的使命擔當!大家齊心協力、英勇無懼,匯聚成了計生所醫院人“守護家園”的決心和力量。
“他們靠得住”
定點支援徐匯社區核酸采樣成“主力軍”
“她們沖在前”
身處方艙依然不忘初心書寫擔當
“他們頂得上”
為對面的“友鄰友好”提供方便
支援徐匯民政下屬老年護理醫院
“他們信得過”
奔赴市委組織部指定社區支援
馳援新冠定點收治醫院奉獻力量
同一時間,副院長李建輝、婦科主任劉朋飛、泌尿男科骨干醫生周晨浩馳援新冠定點收治醫院第八人民醫院支援已有半月。他們分別被分配到各病區,協助本院醫生進行合并有基礎疾病且新冠確診患者的收治,每個病區全部滿員,一個班次6個小時,加上交接班和排隊穿脫防護服時間至少7個小時,期間不能吃不能喝不能上廁所,有白班也有夜班,有時當班收治患者多達20余人,工作強度、壓力和風險隨之增加,但他們克服所有生理和心理障礙,任勞任怨,毫不退縮!
他們,一直在行動、在守護
疫情初期,在浦東寶藤支援的同志每天給核酸檢測管編碼,連夜加班分類樣本、搬運...每天輪班,有時連續12小時,即便帶著手套,那雙不停擰試劑盒的手也被汗液泡到發白,寫字寫到手破皮......
還有很多黨員同志既參加了單位統一組織的支援任務,又在居家期間在自己所住小區做起了志愿者,他們穿梭在小區的各個角落,幫助各樓棟居民規范安全的維護核酸檢測秩序、發放抗原檢測試劑、送菜、送快遞、在微信群里時刻互通信息...
志愿者們馬不停蹄的輪崗支援,醫院領導和行政后勤部門人員則克服重重困難,驅車近30公里,前往郊區較遠的地方采購了一批新鮮的蔬菜和雞蛋,及時送到了職工宿舍,發放到每一位職工手里,做好特殊時期生活必需品的儲備,解決一線奮戰醫護人員的后顧之憂。
后勤保障部門的朱皓留宿醫院已達45天,他在支援任務中擔任“司機”,每天一大早把每一位志愿者平安送到抗疫前線,再返回到單位繼續工作,每天的支援工作結束后,再把每一位志愿者送回到家中,有時候凌晨1點才能結束前一天的任務,凌晨4點又要出車了...他說,“我雖然不是醫生,但我也能出一份力,就是搭把手的事兒”。同時,與朱皓同守醫院的還有每天穿著防護服、戴著口罩和面屏、背著沉甸甸的消殺工具不停工作的伍永書,除了消殺工作,他還幫助裝卸貨物、分發快遞、打掃衛生、清理宿舍垃圾等,只要一通電話,就能隨叫隨到。他說:“忙一點、累一點沒事,不能苦了我們的一線志愿者”。
疫情期間各學科專家14名舉辦線上大型義診活動,開展公益科普直播,受益2800多人、5.8萬人關注。全心全力為病人提供健康保障,也為醫院順利復工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