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是由依法獲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的非公立醫療機構、相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等有關組織和個人自愿結成的全國性、行業性、非營利性社會組織。更多>>
分支機構丨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血液病專業委員會2020年學術年會 在蘇州成功舉辦
王珊在開幕式致辭中表示,受郝德明會長委托,首先對大會順利召開表示熱烈祝賀。她說道,在今年這場全民參與的抗疫斗爭中,社會辦醫人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于奉獻、大愛無疆的崇高精神,向全社會證明了社會辦醫在抗疫戰斗中并未缺席。她指出,專委會成立三年來,在陸佩華主任委員為首的領導班子帶領下,一貫秉承協會發展理念,致力推動血液病診斷與治療的進步與發展,切實提升了疑難血液病診治的水平,為更多血液病患者帶來了生的希望,為推動我國血液病防治工作作出了突出貢獻。她要求,專委會要進一步精進業務,錘煉鍛造出一支引領社會辦血液病事業發展的強大隊伍,在新征程上凝心聚力、堅定篤行、一往無前。
吳德沛表示,據國家衛健委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止到2020年6月底,社會辦醫療機構占全國總醫療機構的53%以上,社會辦醫院占65%,社會辦醫呈可持續健康發展態勢。社會辦醫工作是國家深化醫改的重要內容,也是建立優質高效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重要內容,是我國實現衛生事業必然的科學要求。他希望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血液病專業委員會同中華醫學會血液學分會一道,共同推動中國血液學事業的發展和進步,為血液病患者的健康保駕護航。
陸佩華表示,社會辦醫是中國醫療衛生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未來中國醫療行業的新引擎,力量不容小覷。2020年是極其不平凡的一年,社會辦醫人義無反顧不計報酬,出征支援各方,以實際行動彰顯了社會辦醫人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擔當。陸佩華主任委員呼吁專委會成員,在總會的組織領導下,團結一致、誠信辦醫,共享血液病及腫瘤相關資源,整合最頂級的醫療技術、最人性化的醫療服務、最前沿的醫療研究、最有效的醫療流程,共同打造中國一流的社會辦醫療體系,為社會辦醫規范化發展,為中國血液病事業的進步加油助力。
王之敏表示,專委會在總會的組織協調下,在陸佩華主任委員的帶領下,團結協作、奮發進取,無論是醫療規模、技術水平都走在了行業前列。尤其在造血干細胞移植、細胞遺傳學、基因分析、精準治療以及細胞免疫治療等方面都達到了國內先進水平。本次大會匯聚了全國優秀的血液學專家,他們從不同的視角探討血液病防治的新動態、新技術、新成果,共同致力于推動血液病專業發展,學術繁榮,這必將成為我國血液病專業領域的一場盛會。
張鳳春在發言中表示,本次會議秉承重實踐、求創新的理念,目的就是為了讓更多臨床醫師、護理人員和研究人員了解國內外血液專業領域的最新進展和動態,更新知識,掌握血液病的診療規范,提高診療水平,加強創新,推動中國血液病防治事業持續健康規范發展。
學術報告環節,來自全國各地血液病領域的專家學者,聚焦國內外血液腫瘤診療現狀及最新進展,線上線下暢所欲言,不僅有學術交流,也有觀點碰撞,為大家帶來了一場精彩紛呈的學術盛宴。
學術報告環節二
學術報告環節三
學術報告環節四
部分優秀講者合影
據悉,11月5日下午專委會還召開了一屆四次全體委員會暨四次常務委員會議。會議聽取了專委會主任委員陸佩華作的2020年工作報告,審議增補了5名委員,并就專委會下一步工作計劃進行了討論。
郝德明在會上發表講話,他首先對專委會近一年的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對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作出貢獻的專委會成員表示最衷心的感謝。他表示,總會將一如既往地支持專委會的工作,希望專委會繼續重視并積極參與、配合總會各項重點工作,著力解決血液病學科發展的重點、難點問題,促進我國社會辦醫事業發展,為鑄就健康中國貢獻力量!
專委會擬增補委員發言
郝德明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陸佩華主任委員為新增補委員頒發聘書
專委會2020年學術年會已圓滿落下帷幕。年會通過專題報告、經驗分享、互動交流、思維碰撞,讓全國各地血液腫瘤領域的同仁不虛此行,收獲滿滿。相信通過本屆年會,必將對凝聚社會辦醫力量,促進學術繁榮,將專委會建設成為影響力大、凝聚力強的專業平臺,共同推動中國血液病防治事業長足發展產生深遠影響。
↑↑↑
掃描上方二維碼關注
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微信訂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