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醫保支付改革下醫院精益運營發展主題研討會圓滿召開
來源: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
作者:人才技術服務部
發布:2022-06-02 14:01
2021年11月,國家醫保局印發了《DRG/DIP支付方式改革三年行動計劃的通知》,今年4月印發了《關于做好支付方式管理子系統DRG/DIP功能模塊使用銜接工作的通知》,至此,我國醫保支付改革工作步入新的區間。為積極引導我國社會辦醫行業醫保工作緊跟國家醫保改革步伐,管好醫保這條“生命線”,由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以下簡稱“協會”)指導,協會衛生健康人才分會主辦的新醫保支付改革下醫院精益運營發展主題研討會,于5月28日以互聯網直播的方式圓滿召開。

研討會由協會醫院管理分會會長丁劍主持,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郝德明,衛生健康人才分會會長王煒代表主辦方分別做了精彩講話及致辭,會議邀請國家衛健委衛生發展研究中心健康保障研究部副主任、國家醫保CHS-DRG技術指導組專家、國家醫保局DRG付費技術指導組組長朱兆芳女士,首都醫科大學北京世紀壇醫院暨首醫大腫瘤醫院副院長、國家DRGs質控中心臨床應用組組長閆勇教授,及武漢兒童醫院財務部主任封厚利女士與河北醫科大學第二醫院病案室主任王煒杰女士分別從政策、理論、實操及案例多個方面向參會的2800余位來自全國各地的學員詳盡講解了醫保支付改革的過程及發展方向。下面為活動詳細報道。
郝德明在講話中提出,協會作為國務院批準成立的全國唯一從事社會辦醫行業服務和行業管理的國家級行業組織,有責任,也有義務切實幫助醫院緊跟國家醫改的步伐,不斷提高醫院的管理水平和服務能力,希望通過本次活動進一步提高行業對醫保付費改革政策的理解水平和經辦能力,合法依規使用好國家醫保基金。協會于2021年與《中國醫療保險》雜志社及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發布了《醫保基金監管藍皮書:中國醫療保障基金監督管理發展報告(2021)》,并在其中提出了《關于建立和完善行業自律管理體制的思考》專題論述,引發了行業高度關注。為此,社會辦醫作為我國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應深刻領會醫保改革的重要意義和思想,積極開拓創新,為醫保支付改革事業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王煒在致辭中說道,近年來,隨著國家一系列醫療健康領域的政策出臺,無疑對醫院運營管理產生了巨大且深遠的影響,人力成本的增加,醫療成本持續剛性增長,在組織創新緩慢的情況下,行業亟需尋找新的突破口。我們要引導醫療機構,在醫保支付制度改革的方向上,在如何提高水平、優化診療方案、開展適宜技術幾個方面著手,共同探索醫保控費管理、醫療服務績效評價、醫療人才管理標準、商保、醫師評價體系等方面,共同為遵循“健康中國”戰略,積極推動中國社會辦醫療行業人力資源開發和管理的創新,為共同提升中國社會辦醫療機構運營管理和人資建設水平做出應有的貢獻。

丁劍在會議主持中表示,國家醫保支付制度改革應當引起社會辦醫行業的積極響應,醫療機構的管理者應首當其沖,去學習理解國家醫保支付改革的重要思想及目的意義,要認識到醫院的病案首頁數據質量是本次改革的核心,尤其是在數據信息化時代,社會辦醫院未來三五年內一定要重點抓數據,若是沒有具備相應的能力,社會地位、收入都將會受到影響。同時,在醫保支付改革過程中,信息化是基礎,同時也是行業軟肋,希望參會人員通過本次活動,認識到信息化的重要性,信息化不是選項,是新醫保支付改革工作的入場券。
朱兆芳從CHS-DRG付費試點實施進展及DRG付費與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兩個方面講解了DRG付費實施的具體工作與醫院如何參與及提升DRG付費工作的過程。她首先指出了在醫保支付改革中應對的包括病案質量、醫療行為、醫療費用、醫保政策及監管等關鍵環節,她也呼吁廣大社會辦醫療機構早進來、早準備,迎接新常態。同時,她還列舉了北大醫院、武漢中心醫院、天津中心醫院三家醫院在開展DRG付費改革工作中,如何作出積極的調整,讓醫保付費改革成為醫院提升的幫手。

閆勇以DRGs-PPS與醫院信息化建設為題,從對醫院管理制度變革的影響及醫院信息化建設工作如何開展兩個方面,與大家詳細講解了醫療機構對接編碼、首頁質量、病案內涵、信息化升級、DRG合理性、藥耗管理、流程管理與信息化集成化平臺建設8個主要應用和提升的管理方式。他同時提出,DRG質控系統也是能夠從宏觀層面的外部管理制度和微觀層面的院內管理制度全面促進醫院內部管理制度的重構,并在高質量發展的背景下,提升現代醫院管理制度的建設工作。

封厚利通過DRG支付下醫院運營管理創新探索,介紹了武漢兒童醫院在開展DRG支付改革工作中的主要變革。她介紹,通過DRG付費改革,醫院已經正式進入了重視成本、重視成本核算、正式按病種角度的成本控制時代,成本已經成為醫院盈虧的關鍵。在改革過程中,醫院經歷了以內控落地和信息化建設為核心的兩個建設階段,迎來了以全面運營管理規劃為指引的新時期。她還以專科專病運營的角度為大家分享了同病同治、同治同項目、同項目同消耗、抓重點病組的四個工作思路。

王煒杰分享了河北醫科大學第二醫院在DRG/DIP付費模式改革中對術式影響及思考,她首先為大家講解了DRG與DIP兩個不同付費模式之間的區別。她介紹,DIP是以患者的治療方式為核心,不同的治療方式會影響DIP入組暨醫院所獲得的費用,而手術中使用的耗材決定醫院的結余,DIP更加考驗醫生、編碼員、財務、醫保及信息化的多方協調能力,從而帶來醫院內部運營管理機制的根本轉變,促進醫院精細化管理和高質量發展。希望通過本次活動的舉辦,切實加強社會辦醫療機構醫保管理能力,提升醫保服務標準化和規范化水平。引導社會辦醫療機構改變粗放式、規模擴張式運營機制,轉向更加注重內涵式發展,更加注重內部成本控制,更加注重體現醫療服務技術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