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是由依法獲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的非公立醫療機構、相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等有關組織和個人自愿結成的全國性、行業性、非營利性社會組織。更多>>
地方協會丨最美護士肖穎:一路前行的“提燈者”,為生命送去溫暖與愛
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
只有挺身而出的平凡人
星光成炬,“疫”路同行
本期人物 肖穎
上海太平康復醫院
門診護士長
新冠肺炎疫情突襲上海,浦東、浦西先后按下了“暫停鍵”,而在上海太平康復醫院,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毅然奔赴“疫”線,默默無聞地構筑起守護生命安全的銅墻鐵壁。
肖穎,就是他們其中的一員。
城市雖“靜默”,腳步不停歇
門診承擔著患者的鑒別診斷和后續分流處置工作,是預檢和篩查工作的重要防線和哨口,作為門診護士長,肖穎就像“哨兵”一樣時刻警惕著,把好院內防疫第一關。
她說:“查看‘兩碼’、詢問患者流行病學史、登記就診信息并及時上傳等流程,一樣都不能少?!庇捎谌耸志o、任務重,她帶著年輕團隊凝心聚力擰成一股繩,持續奮戰在一線。
清明節的時候,她終于抽空回了一趟家,見到了家人,丈夫將家里照顧得很好,還不忘叮囑她安心工作、注意休息,不用擔心家里。
給“無處可去”的患者傳遞希望
4月中旬,門診來了一對80多歲的老夫妻要進行PICC維護,老先生手上固定導管的貼膜已經松脫,肘部還有一大塊擦傷。
她說:“我在給他進行護理的時候,得知他已經快有一個月沒有維護了,而且兩位老人無兒無女,也沒有交通工具,附近僅我院門診正常開放。他們步行4、5公里才來到醫院,途中老先生還不小心摔了一跤……醫務人員肩負社會責任,能夠幫助患者減輕痛苦,給他們溫暖和希望。我覺得這是這份工作最有意義的地方?!?/span>
黑夜“提燈”,為患者排憂解難
梧桐社區有一位長期留置膀胱內瘺管的長者,需定期更換膀胱內瘺管,因防控要求,目前社區封閉管理,肖穎得知后第一時間前往社區,為患者及時更換。
之后,家屬多次向她表示感謝:“肖護士長,我們對你的技術特別滿意,真的謝謝你呀!當初就是看中你們醫院可以提供配套醫療服務,我們夫妻倆才決定入住梧桐人家社區?!?/span>
“護士是沒有翅膀的天使,是真善美的化身?!?4年的職業生涯,用青春堅守,為生命傳遞溫暖與愛。在每一個奮斗的日子里,肖穎始終相信,沒有比人更高的山,沒有比腳更長的路,疫情的陰霾終將消散,黎明過后一定會迎來曙光!
人物說
付出是滿足,給予是快樂!
——肖穎
一路前行的“提燈者”
為生命送去溫暖與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