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膏是人們日??谇磺鍧嵶o理的用品。近日,云南白藥牙膏中添加了處方藥——氨甲環酸的新聞甚囂塵上,引起了廣泛的熱議。在牙膏中添加處方藥物氨甲環酸是否符合相關規定呢?日常使用含有氨甲環酸的牙膏,安全性究竟如何呢?本文著力探討牙膏中添加氨甲環酸的做法,到底是“藥效助手”還是“日常殺手”。

氨甲環酸,又稱止血環酸,可抑制纖維蛋白的溶解而發揮止血作用,臨床上被廣泛的運用于外傷或手術后的止血,是手術的經典止血藥物,并被收錄于國際衛生組織(WHO)的基本藥物目錄中,療效確切、安全性高,可口服或靜脈給藥。
氨甲環酸是由日本的女藥物學家岡本歌子在1962年發明的,但由于當時日本存在較為嚴重的性別歧視,使得該藥并未受到應有的重視,也未如愿的應用于臨床預防和治療。1968年,國際上進行了氨甲環酸治療月經過多的大樣本臨床研究,使其真正地開始應用于臨床,至今已經過去了半個多世紀,屬于經典的止血藥物。
從安全性上看,氨甲環酸并無嚴重的不良反應,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將其列為妊娠安全等級B級的藥物(分為ABCDX五級,安全性逐級下降,其中X級為禁用),口服1日可達2~6g,靜脈給藥1日0.75~2g。雖然該藥在我國屬于處方藥,但在有些國家,如英國、日本卻是非處方藥,即可以不憑借醫生處方直接購買。氨甲環酸的主要不良反應有:少見的經期不適(經期的血液凝固所引起);胃腸道的惡心、嘔吐、腹瀉等;注射后的神經系統癥狀如視物模糊、頭痛、頭暈等。禁用的人群為對此藥過敏的患者,獲得性色覺缺失患者(禁用注射劑),有血栓栓塞史的患者。氨甲環酸除了具備止血作用之外,還可以抑制各種原因所引起血管滲透性增加、變態反應及炎性病變的凝肽及其它活性產物的產生,從而發揮其抗變態反應及抗炎的作用。此外,對于愛美的女性來說,可能較為熟悉氨甲環酸的另外一個名字:傳明酸。有研究表明傳明酸對于黃褐斑有較好的療效,還有美白肌膚的功效,所以在很多的化妝品、面膜中都有氨甲環酸成分的添加。
那么,氨甲環酸是否屬于牙膏中禁用的化學物質呢?事實上在國家2008年頒布的《牙膏用原料規范(GB8372—2008)》中并未將氨甲環酸列為禁用成分,更沒有規定其相關的限量標準,市場上添加氨甲環酸的牙膏也并非“云南白藥”一個品種。實際情況是,大多數牙膏并沒有明確標明究竟添加了多少氨甲環酸,只是氨甲環酸在牙膏的成分表中位置很靠后,也就是含量相對較低,我們不應該在無法確定其含量的情況下來探討究竟會產生多大的毒副作用,這樣既不科學,也不符合常理。從臨床上的用量來看,口服氨甲環酸1日可達6g的極限劑量,靜脈給藥1日可達2g,而牙膏是一種外用的日常用品,是用來清潔口腔的而不是用來“吃”的,況且氨甲環酸的口服吸收率只有30%~50%左右,綜合以上闡述認為牙膏中添加氨甲環酸并不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實質性的損傷。
云南白藥牙膏中發揮止血效果的究竟是中藥成分,還是氨甲環酸,抑或其它“神藥”組分,我們不得而知,事實上云南白藥作為國家保密配方也不會將此點公之于世。但有一點:云南白藥,這一藥物確實在臨床上發揮著很好的止血、活血、化瘀、抗炎的作用。值得指出的是,對于購買具有止血作用的功能性牙膏的群眾而言,應該明白長期使用這種牙膏,在發揮止血、抗炎作用的同時,可能會掩蓋自身潛在的一些牙周疾病,之所謂治標不治本。
氨甲環酸是在臨床上應用了半個多世紀的“止血神藥”,安全性高,不良反應小。由于其對于黃褐斑的治療作用及肌膚的美白作用,在很多化妝品中都有添加,只是含量較低。氨甲環酸的止血與抗炎作用對于牙齦出血、牙齦疼痛的治療有一定的幫助,作為添加劑加入到牙膏中,有一定的合理性。且其作為添加劑加入到牙膏中也并非一時之舉,使用上也沒有違反相關的法律法規。牙膏本身是用于清潔、護理口腔、牙齒的日常用品,不會被大劑量吃到肚子里,所以能夠進入到人體內的濃度十分之低,不必杞人憂天。正如可樂定(110降壓片)存在耐藥性及反跳反應,氫氯噻嗪有引發低血鉀和光敏性皮炎的可能,但很多經典的降壓復方制劑中都會正常添加。事實上,任何“神藥說”或者“毒藥說”離開了量效關系,離開了血藥濃度都是經不起推敲的?!巴庑锌礋狒[、內行看門道”,面對事物的兩面性,面對藥物的安全性,“博眼球”的說法非常不合時宜,理性的做法當然是應當引領老百姓做“內行”。?聲明:文中圖片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