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 期 活 動 精 選
●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關于延期舉辦北京市社會辦醫療機構依法執業培訓班的通知
●中國非公醫協關于召開信息化專業委員會籌備工作會議暨中國社會辦醫衛生信息化技術創新與發展論壇及信息化建設培訓班的通知 (第一輪)
●展示合作丨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信息化專業委員會籌備工作會議暨中國社會辦醫衛生信息化技術創新與發展論壇招商函
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是由依法獲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的非公立醫療機構、相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等有關組織和個人自愿結成的全國性、行業性、非營利性社會組織。更多>>
分支機構丨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血管外科專業委員會籌備工作會議順利召開
3月5日,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以下簡稱協會)血管外科專業委員會籌備工作會議順利召開,本次會議以網絡形式舉行。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郝德明、副秘書長兼會員組織部主任王珊、會員組織部副主任楊子旭,張強醫生集團創始人張強醫生、上海德達醫院副院長黃連軍教授、鄭州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腔內血管外科主任李震教授、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血管外科主任醫師張學民教授、張強醫生集團副總裁朱筱吟醫生、浙江邵逸夫醫院日間手術中心負責人/血管外科中心副主任/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四醫院血管外科主任朱越鋒教授、北京朝陽急診搶救中心血管外科主任邢彤教授、張強醫生集團學術部主任杜昕醫生等血管外科領域專家、學者和管理人員出席了本次會議。會議由王珊主持。
會上,王珊對協會當前重點工作以及行業發展現狀與前景做了介紹。她指出,據國家衛健委最新統計數據,截至2020年11月底,全國醫療衛生機構數達103.1萬個,其中醫院3.5萬個,社會辦醫院2.3萬個,占全國醫院總數的66%。為解決“政府不放心、社會不信任、百姓不滿意”的社會辦醫三不滿意現狀,協會從成立至今一直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信用等級評價和服務能力星級評價的國家行業評價工作,通過評價樹立社會辦醫標桿,引領行業持續健康規范發展。截至目前,協會已正式成立了具有鮮明社會辦醫特色的全國性分支機構53個,其中包括34個臨床醫療專業委員會、18個醫療醫學管理分會、1個專項工作委員會,并指導推進了全國230余家省級、副省級和地市級地方協會成立。希望在總會的支持下,血管外科專委會能夠早日成立,邀請有理想、有抱負、有能力的專業及行業人才加入專委會,共同推動我國社會辦醫血管外科領域的建設與發展。
杜昕詳細介紹了籌備成立血管外科專委會的背景、目的、籌備工作進程、委員推薦工作情況、專委會工作計劃及主要任務。
與會人員討論
會議還就專委會的工作目標、職能、組織架構、管理辦法以及專委會成立大會籌備情況進行了深入探討,明確了今后血管外科專委會的工作思路和工作重點?;I委會成員及代表踴躍發言,對籌備成立血管外科專委會積極建言獻策,共同表達了對專委會成立的殷切期待。黃連軍、李震對血管外科行業需要加強的內容進行深入分析,尤其是對專業診療技術規范培訓以及全國疑難病例互聯網會診中心等領域提出了見解;張學民、朱越鋒對如何探索更先進的醫療模式,促進臨床創新、產研結合等方面表達了見解;朱筱吟、邢彤對于如何擴大中國聲音提升國際影響力,如何幫助基層醫務人員提高診療質量表達了觀點;郭潁強、王建民就如何發揮專委會作用,更好地幫助各地區血管外科專業,加強新技術推廣和疾病診療規范,實現先進醫療力量對全行業的帶動、幫扶闡述了設想。代表們一致認為,醫生不分公立與非公立,都是要發揮自己專業特長,服務好老百姓。因此,應加強雙方合作、共同發力,匯聚血管外科領域專業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整合資源和力量,提高血管外科行業的整體管理水平和服務能力。
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
郝德明發表講話
最后,郝德明強調指出,支持、鼓勵社會辦醫,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實現多元化辦醫格局,這是黨中央的英明決策,支持社會辦醫就是支持黨的事業。我們要按照黨的要求辦醫立院,堅定“四個自信”,增強“四個意識”,做到“兩個維護”。他希望廣大醫務人員以患者的需求為己任,講團結,講合作,共同促進公立與非公立醫療機構的協同發展。
在此,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血管外科專業委員會籌備工作委員會熱忱歡迎全國從事血管外科領域醫療改革、醫療管理、學術科研、教育培訓和產業研究與發展,具有專業性和影響力的醫院、診所以及醫藥、醫療器械、互聯網信息技術、投融資服務等相關機構和個人加入專委會,攜手共進,共謀行業發展!
近 期 活 動 精 選 ●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關于延期舉辦北京市社會辦醫療機構依法執業培訓班的通知 ●中國非公醫協關于召開信息化專業委員會籌備工作會議暨中國社會辦醫衛生信息化技術創新與發展論壇及信息化建設培訓班的通知 (第一輪) ●展示合作丨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信息化專業委員會籌備工作會議暨中國社會辦醫衛生信息化技術創新與發展論壇招商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