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是由依法獲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的非公立醫療機構、相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等有關組織和個人自愿結成的全國性、行業性、非營利性社會組織。更多>>
劉國恩:中國公立醫院改革潛力巨大
中國非公立醫療正在迎來怎樣的發展機遇,又該如何應對現實的困境和挑戰?
日前,由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主辦、復星醫藥集團承辦的"中國醫療制度與非公立醫療事業發展峰會"——首屆復星浦江論壇在上海召開,來自全國的百名非公立醫療機構代表和業界知名專家學者共聚一堂,探討中國非公立醫療事業的發展。
首屆復星浦江論壇代表們陸續簽到
"新常態"下的產業機會
會上,"新常態"一詞被與會專家頻頻提起,據國務院國家醫改辦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經濟學教授劉國恩介紹,按照購買力平價法(PPP)的算法,中國很快將超越美國,成為全球頭號經濟體。
首屆復星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經濟學教授
劉國恩指出:中國公立醫院改革潛力巨大
同時經濟也將從高速增長回歸理性,主要靠出口和龐大的政府基礎建設投資支撐經濟發展的局面難以為繼。
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王虎峰教授演講
據劉國恩介紹,在現代經濟的產業構成中,服務產業是當之無愧的主角。在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國家,10%的宏觀經濟資源用于衛生;美國更是高達19%,并預測2050年將占到30%。
上海仁濟醫院集團總裁郭躍演講
據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芝加哥大學教授Robert Fogel對長達數百年的歐美市場研究發現:在歐美人群在數百年經濟、收入水平提高的過程中,在吃、穿、住、用、行等消費中,只有醫療衛生服務這一項在隨著經濟收入水平的提高而不斷地提高,且支出增長的最快、最持久;當居民收入增長10%,衛生服務消費相應增長高達16%.
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副院長陳英耀教授演講
也就是說隨著社會發展水平的提高,社會保障水平也會提高,而醫療衛生的需求是最大、最持續的。在接下來的經濟發展轉型進程中,醫療衛生產業將成為可依靠的主發動機,市場潛力巨大。
非公立醫療潛力巨大
據中國人民大學醫改研究中心主任、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王虎峰教授介紹,2013年全國三甲醫院平均病床周轉率高達103%。這些大型公立醫院則被習大大形象地比喻為處于 "戰時狀態",希望結束這種糟糕的狀況。
廣東佛山禪城醫院院長謝大志演講
而根據世界各國的醫改經驗來看,解決看病難、看病貴,社會資本辦醫的比重和作用占據著主導地位。
葡萄牙醫療復星健康控股總經理李小強演講
據劉國恩教授介紹,以北京市與非公立醫療占75%的臺灣對比,拋開績效獎金和灰色收入,北京三甲醫院的醫生基本工資3000—5000元,臺灣醫學中心醫生的基本工資則高達2—4萬。
和睦家醫院集團副總裁解明演講
令人不可思議的是,據2007年到2011年的研究數據顯示,北京三甲醫院住院病人的次均費用比臺灣醫學中心竟然高出一截。
劉國恩教授直言:"請問我們的錢都到哪里去了?反過來可以說,我們的公立醫院改革潛力巨大!我們不需要加大費用投入,就可以實現患者費用降低,醫生收入增加。"
行業期待"春江水暖"
但尷尬的是,雖然國家出臺了一系列促進健康產業、社會資本辦醫發展的政策,一座座非公立醫療機構拔地而起,但在社資辦醫的"春天里",不少非公立醫療機構投資經營者的感受確實"水還有點涼"
上海國龍醫院董事長郭龍提問
據王虎峰教授介紹,新醫改幾年來,患者到非公立醫療機構看病的醫院卻在下降。目前許多非公立醫療機構卻遭遇著一患難求的窘境。
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郝德明教授主持會議
另據劉國恩教授介紹,前不久他去參觀一家剛開業的社會辦大型三級醫院,大樓、技術、設備都沒的說,讓有著留洋經歷的他也不得不承認是其見過的最豪華的醫院。
就在他納悶沒有看到患者的時候,一位醫生來向院長報告:終于來了一個患者,還是急診。
據該院院長介紹,首要問題是人才。"我們在招聘上一個崗位登出來,就會有上百人應聘,前面都談的很好,但最后一說是社會辦醫沒有編制,人家就說我回去想一想,而100個至少90個都沒了回音。"
浙江臺州市立醫院王海寶演講
另一個問題就是醫保。"當地醫保規定,新院至少要有6個月觀察期,然后醫保才能組織專家來參觀評估,整個流程下來至少要一年。"如何才能撐過這一年?該院院長一臉愁云。
而上述院長的遭遇并非個例,不少地方社會辦醫的典型陸續傳出經營困境,一位民營醫院院長更是現場感嘆:"實質性政策利好什么時候來?什么時候改?再不改一些醫院有可能會死在改革的前夜。"
劉國恩教授表示:"所以,作為學者這些問題我們要天天講、月月講、年年講,一直講到改為止。"
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郝德明教授在論壇上透露,根據國務院和國家衛生計生委對本協會審批的意見,我國醫療機構從體制和經濟成分上應分為兩類,一是公立醫療機構,二是非公立醫療機構,而民營醫療機構則是我國非公立醫療機構的一部分。為滿足廣大非公立醫療機構投資者、管理者的學習和交流需要,本屆論壇將以醫改知識學習的盛宴、經驗分享的殿堂、合作交友的平臺為定位,今后將分專題系列舉辦,讀者可關注"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網"( www.zg-sr.com)上的信息發布。
上海和平眼科醫藥總經理柏承亮提問
論壇下半場在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副會長、上海社會醫療機構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閆東方的主持下,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副院長陳英耀教授、上海仁濟醫院集團總裁郭躍、和睦家醫院集團副總裁解明,以及浙江臺州市立醫院王海寶、廣東佛山禪城醫院院長謝大志等嘉賓也分別分享了探索經驗和精彩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