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是由依法獲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的非公立醫療機構、相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等有關組織和個人自愿結成的全國性、行業性、非營利性社會組織。更多>>
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第一屆理事會第五次常務理事會會議在京召開
初夏的北京,萬木蔥榮,生機勃勃。在喜迎建黨96周年“七一”紀念日之際,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第一屆理事會第五次常務理事會會議在北京人衛大廈勝利召開,全體常務理事在此共同祝愿中國共產黨更加光榮偉大,祝愿我們的祖國更加繁榮昌盛,在黨和政府領導下,中國非公立醫療事業的發展也會越辦越好。協會名譽會長、中國工程院副院長、第四軍醫大學校長樊代明院士及協會全體常務理事和代表參加會議,會議由駐會副會長趙書貴主持。
會議現場
郝德明副會長兼秘書長向常務理事會做了《協會 2017年上半年度工作總結和下半年度工作計劃報告》,他指出,2017年是我國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優化健康服務、完善健康保障、建設健康環境、發展健康產業的開局之年,也是加快促進社會辦醫發展的重要之年。自2016年11月以來,協會按照理事會通過的各項工作決議,堅持依法辦會,按照章程辦會的原則,以服務為根本,積極開拓進取,創新工作機制,拓寬工作渠道,加強協調與溝通,協會各項工作有了新的發展。
郝德明副會長兼秘書長作報告
今年上半年以來,在加強組織制度建設方面,協會研究制定了《協會固定資產管理暫行辦法》;在協會機關行政事務方面,共印發公文276件,召開或參加各種會議96次,在協會官網發布新聞80條,微信公眾號發布新聞信息456條,在人民網中國社會辦醫網發布信息80條,協會官網每天訪問量420人次,微信公眾號關注量11515人;在貫徹落實清理涉企收費工作方面,協會總共為企業減輕負擔640萬元;在貫徹落實協會脫鉤工作方面,已獲得民政部批準協會脫鉤實施方案;在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部署方面,與白求恩公益基金會合作設立了藍天醫療扶貧基金項目,目前已收到捐贈款項500萬元;在會員組織建設方面,協會在成立18個分支機構的基礎上,又先后成立了13個分支機構,其中專委會8個,分會5個,分別為:神經外科、整形與美容、耳鼻喉頭頸外科、骨科、男科、生物技術與細胞應用、損傷與修復、血液病專委會,健康產業、投融資機構、健康管理與健康保險、臨床工程、基層醫療管理分會,目前協會共有分支機構31個,其中23個專委會,8個分會。今年下半年協會將籌備成立的分支機構有:肛腸專業委員會、超聲專業委員會、臨床營養專業委員會、互聯網醫療分會、護理管理分會。目前,已有12個省(區、市)成立了地方協會,分別為:北京、上海、貴州、云南、吉林、黑龍江、安徽、山東省、浙江、新疆以及深圳市、武漢市等地方協會,還有湖北、江蘇、福建、廣東、河北、河南等地正在積極籌備省級或地區級地方協會。目前,協會共有單位會員2200余家,其中醫療機構會員1500余家,非醫療機構單位會員580余家,個人會員4000余人;在工作交流合作方面,協會與健康報社、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人民衛生出版社、白求恩公益基金會分別簽署了促進行業宣傳報道、健康傳播、現代醫院管理、藍天救助扶貧基金項目戰略合作協議;在繼續醫學教育方面,臨床內科學、臨床外科學、婦產科學、眼耳鼻喉科學、醫學教育與衛生管理5個領域申請獲批了15個國家級繼續醫學教育I類學分項目,已經培訓人員1300多人次,發放學分證書300余份;在開展非公立醫療機構信用與能力評價工作方面,研究制定了《非公立醫療機構信用評價管理暫行辦法》、《非公立醫療機構信用評價指標體系(2017年版)》、《非公立醫療機構能力評價管理暫行辦法》、《非公立醫療機構能力評價標準(2017年版)》,雙評工作經向國家衛生計生委相關司局請示匯報,取得了支持和同意,對北京、河北4家醫院進行了試評價,取得良好效果。目前正在研究制定基層醫療機構(門診部、診所、體檢機構)能力評價制度與評價標準;在黨組織建設方面,協會經上級黨組織批準,組建成立了協會黨支部,趙書貴副會長任黨支部書記,黨支部制定了黨建工作三年規劃和2017年黨建工作要點,加強理論學習,提高黨性修養,推進“兩學一做”常態化制度化,開展慶祝建黨紀念日等項活動。
趙書貴駐會副會長主持會議
同時,郝德明在報告中指出,協會今年下半年工作計劃將著力在繼續發展分支機構、開展藍天醫療扶貧行動、組織召開理事大會、醫療質量管理大會、完成OA辦公系統開發應用、加強自身組織建設、開展專業技能培訓和學術活動、開展醫療機構雙評工作、籌備做好行業職稱評審工作和按計劃完成脫鉤實施方案等方面。他特別強調,今年1月,中辦國辦印發了《關于深化職稱制度改革的意見》,文件要求克服唯學歷、唯資歷、唯論文的傾向,要求暢通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專業技術人才職稱申報評審渠道,合理下放職稱評審權限。衛生系統已被首批列入三年職稱改革范圍,國家發改委、人社部、教育部、衛計委正在研究制定行業職稱制度改革方案。經溝通聯系、請示匯報,我會將作為全國非公立醫療機構的國家級行業管理組織,肩負著推進社會辦醫和非公立醫療機構規范化管理的重要任務,將有望作為國家行業職稱制度改革的先行先試行業,為此我們要抓住機遇,早日著手做好各項工作準備,這項工作的順利開展,將大大改觀非公立醫療機構廣大醫務人員職稱評定難的局面。
葉紅副會長作報告
葉紅副會長代表協會向大會提請審議擬成立心血管外科專業委員會、甲狀腺專業委員會、精準醫療分會、全媒體與健康大數據分會、健康傳媒與醫學出版分會和現代醫院管理研究院,并經大會審議通過。
林慶賢副秘書長作報告
林慶賢副秘書長從協會開展雙評工作的進展、工作體會、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及下一步工作打算四個方面詳細介紹了雙評工作情況。目前協會雙評工作已得到了上級主管部門的肯定和支持,在協會的高度重視下、在評價專家的認真負責下和在參評機構的積極參與下,試評價工作取得了圓滿成功。今年下半年,協會將在北京市組織開展非公立醫院信用與能力評價試點工作,為在全國全面推開、共同推進非公立醫療機構健康有序發展積累經驗。
張平主任介紹了藍天醫療扶貧基金有關籌備工作情況。
協會名譽會長樊代明院士講話
協會名譽會長樊代明院士在會上發表講話,他首先肯定了協會成立以來取得的長足的進步和發展,為此感到由衷高興。他認為,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在這個時代具有非常重要的歷史使命和存在的意義,當下我國政府提供的醫療資源已不能滿足人民群眾對健康越來越高的要求,所以號召一切社會力量辦醫,這是非常正確的方向。作為行業管理協會,要整合資源,整合思想,整合力量,更要整合學術來促進行業的發展。此外,樊代明院士結合自身豐富經驗,就如何辦好一家醫院發表了真知灼見。
李月東會長講話
李月東會長在總結時首先表達了對從來自全國各地趕來參會的常務理事表示衷心感謝,同時表示,協會成立三年來,緊緊圍繞協會的工作宗旨開展各項工作,做了大量有益于行業發展的舉措,也得到了全國廣大非公立醫療機構的擁護和支持。接下來,協會將在黨和政府的正確方針引領下,以開拓創新的理念為會員提供各項服務,努力推進非公立醫療事業的蓬勃發展。
會議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