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是由依法獲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的非公立醫療機構、相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等有關組織和個人自愿結成的全國性、行業性、非營利性社會組織。更多>>
地方協會丨躬身繁碌,與有榮焉 上海宏康醫院戰“疫”天使熊丁丁
四月以來,上海宏康醫院核酸采樣志愿隊的微信群里幾乎每天晚上都會收到這樣一條消息:“請各位隊員于明天早上6:45到院集合吃早餐領物資!7:30準時開采!”這是熊丁丁在接到上級疾控部門的任務后傳達的通知。一個多月來,她自告奮勇的擔任起了采樣隊的組織協調工作,成為了核酸順暢進行的“樞紐”。
1
時刻待命,特殊時期設置特殊“鬧鐘”
4月1日和4日,熊丁丁跟隨志愿隊一起前往甘泉街道,為當地居民進行核酸采樣。之后,由于出色的管理和溝通能力,她留在后方做好組織協調工作。每天的采樣任務不盡相同,行程確定的時間也或早或晚,有時甚至半夜2、3點才能確定下來,熊丁丁的手機保持24小時開機狀態。拿到當天的“采樣點位表”之后,還有許多運籌工作要做,例如根據每個點位的不同情況確定采樣隊員并通知到個人、聯系司機領取采樣物資、聯系廚房為隊員準備早餐等,每天的采樣口徑不同,她也需要提前確認。為了確保采樣準時開始,熊丁丁需要每天凌晨5點起身,她的“生物鐘”已經自然而然調到了這個時間,天還沒亮就開始了一天的準備工作。
(圖)出發前清點人數
(圖)出發前分發物資
2
每日上百次接聽,串起防疫“立交橋”
最忙碌時每天會有100多次電話溝通。當部分社區采樣完成較快時,她會安排隊員趕往其他點位支援。當全部采樣完成后,熊丁丁會逐一聯系各個點位,確保隊員安全返回。最后,她會親自將多余的醫療物資歸位,用于第二天的采樣任務。
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經驗的積累,隊員們彼此形成默契,采樣進度也越來越快,跑出了抗疫的“加速度”。熊丁丁手機里的通話記錄減少了近一半,對于疫情形勢的變化,她深有感觸,封控樓越來越少,社區配合度越來越高,采樣時間從最初需要一整天忙到夜晚,到如今基本只需半天就可“收隊”,一切都在向好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