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是由依法獲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的非公立醫療機構、相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等有關組織和個人自愿結成的全國性、行業性、非營利性社會組織。更多>>
直擊疫情 會員風采丨武漢亞心總醫院:硬核家庭,同心抗“疫”
圖為:武漢亞心總醫院體檢中心護士梅波支援醫務部新冠肺炎患者相關統計工作
“楊希請戰,下午我去呼吸科隔離病房!”
“請派我去呼吸科吧!”
“無論生死,無怨無悔!不辱使命,不負韶華!”
與梅波一樣,她的丈夫也是抗“疫”一線工作人員,疫情之初,作為一名超聲科醫生,他曾三次向領導請戰,終于在除夕這天,他“如愿以償”來到了抗“疫”前線,來到了最危險的呼吸科隔離區。在這里,他一待就是四十多天。
2月18日,楊希醫生收到"國家衛生健康委能力建設和繼續教育中心"的邀請,承擔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重癥超聲應用專家共識項目,擔任"新冠肺炎(NCP)的超聲特征"科研組專家,以此將自己在隔離區的所知所學,完完全全的分享給特殊時期急需抗疫經驗的所有醫學同仁們。
防護服下,他們是你們眼中的白衣天使,其實他們也是普通人,心中也有最柔軟的牽掛——楊希最舍棄不下的就是女兒:“這場戰斗我們必須勝利,我答應過我家小果凍,爸爸回家看她的時候,一定會帶一堆糖果給她吃……”說罷,這個七尺男兒轉過頭忍住即將涌出的淚水……
圖為:武漢科技大學附屬漢陽醫院楊希醫生為新冠肺炎患者進行肺部超聲檢查
隨著疫情不斷深入,確診人數迅速攀升,作為中建普通員工的梅濤每天的心情就像坐過山車一樣起伏不定。生為武漢人,他總想著要為自己的家鄉做點什么。
圖為:中建二局湖北分公司梅濤支援火神山醫院建設工作
這組硬核“家庭檔”,他們雖身處不同崗位,但卻各自肩負重擔,堅守著自己的戰場,為響應人民召喚而來,完成任務后又默默回到原本的工作崗位。
當生活回歸正常后,相信每一個人都會記得,在這座城市,曾經有這樣一群人,他們的身影在城市某個角落里奔忙,連接著這座城、潤滑著這座城、溫暖著這座城。在這趟開往春天的列車上,奮戰在崗位上的所有抗“疫”人員正用自己的堅守和執著,書寫著充滿溫情與責任的感人故事——我們相信,沒有逾越不了的冬天,前方定會迎來萬紫千紅,勃勃生機的暖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