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是由依法獲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的非公立醫療機構、相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等有關組織和個人自愿結成的全國性、行業性、非營利性社會組織。更多>>
直擊疫情 會員風采丨成都市西區醫院 抗疫一線 那些讓人動容的故事!
西區醫院郝士權理事長強調,醫院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的重要要求,筑起疫情防控的堅強戰斗堡壘。
守住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線
正值嚴冬、寒風刺骨,預檢分診的10多名護士輪流值班,始終工作在分診的最前沿。為了不漏測每一個進入醫院的發熱病人。一個班次下來,她們凍得手腳冰涼,卻依舊手持體溫槍,堅守崗位,不停地跟隨病人走動,認真檢測每一位進入大廳的人員,護送每一位發熱患者到指定地點就診。她們深知漏掉一個發熱病人會存在多大的潛在風險,會給醫院和社會帶來多大的危害,會有多少人的健康和生命受到威脅。
也許她們從沒想過,有一天,從容、嫻靜、淡定的她們,面對疫情竟是如此勇敢無畏。從沒想過,有一天,裹上白衣穿上防護服的她們,會讓外圍的同事們既驕傲又擔心。一場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把她們連結在了一起,她們明白了從醫時的誓言,作為醫護工作者,只要組織一聲召喚,就要沖鋒向前,絕不退縮。
穿上防護服,覺得自己有了超能力
發熱門診二十出頭的姑娘們,從沒想過有一天會穿上防護服,每天的穿脫成了常態,少喝水成日常,她們都是父母眼中的一群孩子,卻承受著如此的重任。她們懂得生命的價值,卻毫不猶豫把自己置身危險的境地,不為別的,只為自己身上這件潔白的衣服。“心中怕不怕,肯定是怕的,但這個工作崗位是她們的使命。
堅守,這是我們醫生的責任
疫情出現后,大家普遍比平時更關注自己的身體狀況,所以發熱門診的人數比以往多了不少,醫院臨時決定從門診內科、呼吸內科及相關科室調有經驗的醫生在發熱門診輪流坐診。其中60歲至75歲的醫生有4人,副主任以上醫生有5人。面對“疫情”他們沒有絲毫猶豫,主動加入這場“防疫戰”,他們也堅信一定能贏得勝利。
1月29日,花甲之年的內科醫生周逸莎“全副武裝”,坐鎮發熱門診,開始與疫情賽跑。而在這個特殊時刻,發熱門診,既是讓人生畏又是給人生機的一個地方。下午兩點30分,來了一位特殊的病人,患者69歲聾啞人。周主任了解到該病人是一位聾啞人后,第一時間拿出筆和紙耐心地與病人交流,在交流過程中了解到:1月16日該病人在三亞與武漢人有過見面,于17號離開三亞到成都。在家中受涼后咳嗽,無發熱,去小診所看病,吃藥未見好轉......故來我院就診。周主任見患者情緒緊張,通過文字交流安撫病人情緒,開具相關檢查,并特囑陪同其檢查的護士與他交流時要耐心。16點20分,病人所有檢查報告結果出來,初步考慮為肺部感染,并再次給病人做心理輔導,消除了病人緊張情緒,最終病人被收治入呼吸內科住院治療。
滿滿的紅手印 是醫者錚錚的誓言
在國家危難之際,1月29日成都市衛健委向委直屬和委注冊醫療機構發出《關于印發成都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救治醫務人員應急調配方案的通知》,我院收到通知后立即動員,醫院各臨床科室積極響應、踴躍報名,共有60余名醫護人員報名,截止報名結束陸續還有醫護人員報名、咨詢。最后我院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和成都市衛健委的定向需求,從多名志愿者中先抽調5名優秀醫護人員,他們將成為第四批赴武漢救援的優秀隊員。出發之前,每名醫護人員都十分忙碌,他們忙著學習研究救援及防護知識,以保證隨時聽從調遣。
致敬!最美的醫者,你們用堅守換取了百姓的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