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是由依法獲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的非公立醫療機構、相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等有關組織和個人自愿結成的全國性、行業性、非營利性社會組織。更多>>
直擊疫情 會員風采丨北京京都兒童醫院為患兒筑牢“安全防護墻”
“疫情就是沖鋒號,每一個醫護人員都是戰士”。不分軍與民,不分公與私,北京這家非公立三級兒童醫院-北京京都兒童醫院在疫情期間一直沖在北京防控一線。醫院擁有一流的ECMO(體外膜肺氧合)技術團隊,權威的專家陣容,承擔社會重擔,守護祖國未來。
面對疫情,北京京都兒童醫院建議大家勤洗手、戴口罩、少外出,但如果孩子確實出現健康問題或緊急情況必須要到醫院治療,京都也已全面落實防控措施,筑牢“安全防護墻”。
疫情發生后,北京京都兒童醫院迅速行動起來,院領導靠前指揮,全力構建上下聯動、全面覆蓋的疫情防控體系和安全診療環境;全院職工聯防聯控,用實際行動筑牢“安全防護墻”,讓患兒及家庭放心來院看病,讓在院患兒安全治病,讓醫務人員安心診療。北京京都兒童醫院將一項項防控措施落地,確保安全的就醫環境,細化門診區域功能劃分。
北京京都兒童醫院將發熱門診、留觀隔離區(感染疾病科)就診區域與主樓嚴格獨立分區,防止交叉感染,確保就診患兒安全。
為進一步加強疫情防控、避免交叉感染,保護來院就醫家庭、患兒的健康,醫院研究決定,進一步細化門診區域功能劃分、強化發熱門診管理。發熱門診設置獨立的門診、藥房、檢驗檢查系統,將疫情處理流程與醫院日常診療流程相分離,確保醫院與疫情“零交叉”。
發熱門診設有獨立的通道,醫護人員身著隔離衣,進出嚴格執行消毒規范,這是對醫務人員的保護,更是對患兒的負責。
北京京都兒童醫院24小時發熱門診設立在醫院東門南側(小白樓),體溫超過37.3℃的發熱患兒在24小時發熱門診就診。
入口嚴格管控,排查疑似病例。醫院將預檢分診設置在主樓急診門外,安排專人為進入主樓的患兒及家長測量體溫,及時篩查發熱患者。在預檢分診環節,醫務人員對患兒及家長流行病學史進行登記,確保為到院的每個孩子及家庭提供安全的就診環境。體溫低于37.3℃且無相關癥狀、無相關流行病學史的患兒及家長可進入醫院主樓。
疫情面前,北京京都兒童醫院的各項工作仍在有條不紊的進行,就診秩序井然。醫院迅速落實的各項防控措施,為患兒及家長創建了安全和諧的診療環境。
營造安全診療環境,醫院于大樓西側感染疾病科單獨設置疑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患兒留觀隔離區,對留觀隔離區實施封閉管理。
為做好環境消毒工作,醫院加大院內公共區域的消毒頻次,每天對診區、病區公共區域及外圍環境進行全面消殺,對發熱門診、留觀隔離區、公共物品等重點部位進行嚴格終末清潔消毒。醫務人員加強手衛生和消毒防護管理,落實院感控制的嚴格標準,有的醫生因為消毒頻繁,手脫皮了,但仍然堅守在一線崗位上。
27日,應衛健委要求,北京京都兒童醫院24小時發熱門診正式對外接診。30日,為進一步加強疫情防控,醫院研究決定,升級改造“小白樓”為24小時發熱門診。31日17時,“小白樓”正式對外投入接診。
在接到改造通知后,醫院各科室、各部門齊心協力投入到“小白樓”的改造工作中。總務部克服種種困難,1天內將所有發熱門診所需設備、物資等全部配備到位,并且安排培訓安保人員保障就診秩序。
預防和控制院內交叉感染是防控工作的重點,要保證來院就醫患兒及家庭安全、快速、正確就診,行政后勤部門設計制作、張貼標識,引導到院患兒及家長就診。
信息部收到命令當天完成線路接通、網絡配置調整,保證24小時發熱門診接入院內系統;同時部署完成兩臺自助機及終端軟硬件程序,確保發熱門診各業務流程順利進行;最后接通各科室、部門電話,保障正常通訊。
發熱門診實行24小時工作制,主任、護士長在院領導、醫務部、門診部、護理部的支持下加強發熱門診排班、技術力量搭配、掛號就診引導工作,檢驗科、藥房、客服人員在發熱門診積極配合,值班人員輪流堅守在阻擊病毒的第一線,切實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
疫情期間,全院保持通訊暢通,感染疾控辦作為主要科室隨時待命,及時保證應對突發情況。醫院每日由院領導帶隊、多個部門組成督察小組進行院區防控工作的督察落實,現場解決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