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29 日,國家衛健委發布《關于印發自由貿易試驗區「證照分離」改革衛生健康事項實施方案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公布 12 個醫改實施方案。此次衛生健康領域的「證照分離」是要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在自由貿易試驗區開展「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試點的通知》。該文件要求自 2019 年 12 月 1 日起,在上海、廣東、天津、福建、遼寧、浙江、河南、湖北、重慶、四川、陜西、海南、山東、江蘇、廣西、河北、云南、黑龍江等自由貿易試驗區,對所有涉企經營許可事項實行全覆蓋清單管理,按照直接取消審批、審批改為備案、實行告知承諾、優化審批服務等四種方式分類推進改革,為在全國實現「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制度創新成果。關于《通知》重點,節選如下:
1. 實行診所備案管理
自由貿易試驗區不對診所設置進行規劃限制,將診所設置審批和執業登記改為備案管理。舉辦診所的,報所在地縣(區)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備案。跨行政區域經營的連鎖化、集團化診所由上一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統一備案,其中跨省級行政區域經營的由所在省份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分別備案。2. 執行調整后診所基本標準
診所是提供常見病、多發病診療服務和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的醫療機構。各試點地方衛生健康行政部門按照《診所改革試點地區診所基本標準(2019年修訂版)》,對申請備案的診所進行審核,從重點審核設備設施等硬件調整為注重對醫師資質和能力的審核。
在診所(不含中醫診所)執業的醫師要取得中級及以上職稱資格。3. 主治及以上醫師全職或兼職開診所
鼓勵在醫療機構執業滿 5 年,取得中級及以上職稱資格的醫師,全職或兼職開辦專科診所。鼓勵符合條件的全科醫師,或加注全科醫師執業范圍的專科醫師,全職或兼職開辦全科診所。
這也就是說,在這些自由貿易試驗區,診所醫師也將要求主治級別以上了。4. 鼓勵將診所納入醫聯體建設
各試點地方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在組建城市醫療集團和縣域醫共體過程中,可以根據診所意愿,將其納入醫聯體建設,在診所和其他醫療機構之間建立雙向轉診制度。5. 支持診所規模化集團化發展
鼓勵不同專科醫師成立適宜規模的合伙制醫生集團,舉辦專科醫師聯合診所。鼓勵社會力量舉辦連鎖化、集團化診所,形成規范化、標準化的管理和服務模式。6. 促進診所全職醫師職業發展
全職在診所執業的醫師申報高級職稱時,按照改革完善基層衛生專業技術人員職稱評審有關政策規定,可以實行單獨分組,定向評審,外語成績不作為申報條件,對論文、科研等不作硬性規定,側重評價臨床工作能力和服務質量。定向評審取得的職稱,原則上應當限定在診所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使用,向上級醫療衛生機構流動時,應當取得全省(區、市)統一的衛生高級職稱。7. 診所提供醫療服務的價格實行自主定價
對主動執行公立醫療機構醫療服務價格政策并符合條件的診所,按照國家規定納入醫保定點范圍,所提供的醫療服務費用可按規定支付。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簡化診所的環評、消防等審批手續。8. 醫療機構(不含診所)設置審批二證合一
除三級醫院、三級婦幼保健院、急救中心、急救站、臨床檢驗中心、中外合資合作醫療機構、港澳臺獨資醫療機構外,舉辦其他醫療機構的,將設置審批和執業登記兩個環節整合為一個環節,《設置醫療機構批準書》與《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合一,僅在執業登記時發放《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
申請人應當提交《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實施細則》第二十五條第一款第二項至第七項規定的材料(不含驗資證明)。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受理醫療機構執業登記申請后,應當對申請登記的醫療機構基本情況進行公示,并按照《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實施細則》第二十六條進行審核;審核合格的,發給《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審核不合格的,將審核結果和不予批準的理由以書面形式通知申請人。9. 申請醫療機構執業登記的,不再提供驗資證明
申請醫療機構執業登記的,不再提供驗資證明,申請人應當對注冊資金的真實性負責。全面實施醫療機構電子化登記管理,縮短時限、精簡材料、壓縮環節,進一步提高審批效率。10. 加強事中事后監督
這次《通知》反復提到的就是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幾乎在每個實施方案里都強調了這一點。《通知》要求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要將診所納入醫療質量控制體系,依托信息監管平臺,加強對診所運營和醫療服務監管,實現實時監管,確保醫療質量安全。要加強對診所的監督管理,發現問題的要限期整改,整改不落實的,依法調查處理并采取措施予以糾正。加強事中事后監管,開展隨即抽查。全面推行「雙隨機、一公開」抽查機制,對投訴舉報多、安全隱患大、有失信行為和嚴重違法違規記錄的醫療機構,增加抽查頻次,加大查處力度,依法向社會公開監管信息。支持社會各界參與醫療機構監督,加強醫療衛生服務投訴舉報平臺建設,發揮信用體系約束作用。由此《通知》看來,醫改方面的放管服改革試點面積不斷擴大,影響也將更加深遠。廣大醫務工作者做好應對工作,加快適應,積極參與到醫改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