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是由依法獲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的非公立醫療機構、相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等有關組織和個人自愿結成的全國性、行業性、非營利性社會組織。更多>>
四川:藥械集中采購制度實現降藥價、防腐敗等多重效果
“在藥品采購方面,2016年底完成新一輪藥品集中分類采購任務,3136個產品中標。”
日前,四川省衛計委巡視員杜波在介紹四川省“五位一體”藥械集中采購制度時公開表示,藥品集中采購后,2016年四川省藥品價格較上年同比下降10.59%,估計全省減少藥費支出近40億元。”
作為全國最早推行藥品器械集中采購的省份,2004年四川省就已經實現以省為單位的統一集中招標采購。2005年,四川省實行以省為單位的藥品集中掛網限(競)價,初步明確以政府為主導,以省(自治區、直轄市)為單位的網上藥品集中招標采購發展方向。
所謂“五位一體”,即以建立健全規范、有序、高效的藥品供應保障制度為核心,以信息化平臺為載體,構建藥品、醫用耗材、醫用設備、診斷試劑、二類疫苗“五位一體”集中采購新機制,加強醫療衛生機構藥械采購使用行為監管。
杜波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在藥品方面,四川省的集中采購采用了多種手段保障價格和質量。
其中,對臨床用量大、采購金額高、多家企業生產的藥品,四川省藥械集中采購服務中心按照帶量采購要求,將2014年全省藥品采購總金額前80%的品種納入雙信封招標采購范圍。2017年2-4月,四川省分3批公布執行了1148個雙信封招標中標藥品,中標率31.99%,中標價格較上一年同比下降16.5%。
而對于部分專利藥品、獨家生產藥品,四川則開展了談判(議價)采購。兩輪談判后,中標價格較上一年同比下降7.66%,有1726個藥品的中標價格達到或低于全國最低省級價。
杜波還表示,四川省還開展了價格預警管理。在四川省藥采平臺藥械采購系統內,增設了醫療機構實際采購價格公示模塊,公布每種藥品的全省醫療機構當年年度最低采購價和平均采購價,并動態提示實際采購價格與公布價格的價差幅度,實時指導各級醫療機構議價采購。
針對藥品耗材采購易出現腐敗的問題,在醫療機構出現高值耗材異常采購行為時,四川省搭建的這一系統將發送采購價格異常電子預警書,對連續出現預警的機構,省衛計委將進行函詢并要求限期整改,對整改不到位的納入省級約談范圍,進一步強化預警效果。
澎湃新聞從四川省衛計委獲悉,去年以來,該省已對405家醫療機構發放高值耗材價格異常預警書1391份。
國家衛生計生委衛生發展研究中心藥物政策研究室主任、研究員傅鴻鵬認為,四川省推行的藥械集中采購,不是簡單的物資采購,還具有規范醫院物流管理、預防腐敗的政策功能。
傅鴻鵬表示,中國的藥品集中采購,是伴隨著行風建設和治理醫藥商業賄賂行動形成的,是多年的探索結果,具有強烈的監管意義。任何一個研究探索集中采購政策的人,不論是學者還是決策者,都不能忽視這樣的背景和客觀價值。中國的藥品集中采購機構不僅僅是采購員、服務員,還是監督員和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