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是由依法獲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的非公立醫療機構、相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等有關組織和個人自愿結成的全國性、行業性、非營利性社會組織。更多>>
彭曦丹:互聯網醫療在慢病管理領域大有可為
5月25日,醫聯副總裁彭曦丹做客由人民網·人民健康主辦的“健康中國人”系列圓桌論壇。在“關注社會辦醫可持續發展 聚焦醫療資源再分配”主題論壇上,彭曦丹表示,互聯網醫療能為患者提供完善的院外照護體系,利用好信息技術不受地域空間限制的優勢,互聯網醫療在慢病管理領域將大有可為。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促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的意見》曾明確提出,鼓勵醫療機構應用互聯網等信息技術拓展醫療服務空間和內容,構建覆蓋診前、診中、診后的線上線下一體化醫療服務模式。社會辦醫應該如何把握互聯網醫療發展的機遇?論壇上,彭曦丹談到,賦能醫生、服務患者和提升產業發展效率是有效路徑。
據彭曦丹介紹,醫聯公司持續通過AI輔助診斷、智能審方系統、智能隨訪庫、結構化數據分析等智能手段為醫生打造了一個高效的慢病管理工具。在彭曦丹看來,通過技術手段賦能醫生,能極大的擴展有限醫療資源的服務范圍,為社會創造更大價值。
從服務患者角度出發,彭曦丹表示,醫聯為患者提供了在線問診、電子處方、送藥上門等一系列便捷服務。隨著互聯網醫療納入醫保支付,醫聯將為患者進一步提供完善的院外慢病照護體系,推動患者院外治療以及整體生活質量的穩步提升,讓患者足不出戶就能享受到優質高效的醫療服務。
完成賦能醫生和服務患者的目標后,彭曦丹提出,互聯網醫療還應該利用互聯網技術以及渠道優勢,快速鏈接行業上下游,提升產業發展效率。
“互聯網醫療為社會創造了獨特的價值。”彭曦丹認為,互聯網醫療突破了地域空間的限制,可以為患者提供及時的線上無接觸式醫療服務。在慢病領域,互聯網醫療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影響力。(責編:許曉華、李軼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