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 期 活 動 精 選
●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關于延期舉辦北京市社會辦醫療機構依法執業培訓班的通知
●分會籌備丨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關于召開衛生健康人才分會籌備工作會議的通知
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是由依法獲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的非公立醫療機構、相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等有關組織和個人自愿結成的全國性、行業性、非營利性社會組織。更多>>
政策法規丨國家衛生健康委2020年12月發布的與信息化建設相關的政策文件盤點
2020年12月,國家衛生健康委牽頭印發了多個信息化建設相關文件,包括1日會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印發《關于印發全國公共衛生信息化建設標準與規范(試行)的通知》(國衛辦規劃發〔2020〕21號)、4日會同國家醫保局、國家中醫藥局聯合印發《關于深入推進“互聯網+醫療健康”“五個一”服務行動的通知》(國衛規劃發〔2020〕22號)、21日會同國家中醫藥局聯合印發《關于加強公立醫院運營管理的指導意見》(國衛財務發〔2020〕27號)、以及單獨印發《國家衛生健康委關于印發三級醫院評審標準(2020年版)的通知》(國衛醫發〔2020〕26號)?,F將文件及其解讀中有關信息化建設工作的主要內容摘編如下,以饗讀者。
《全國公共衛生信息化建設標準與規范(試行)》
針對目前全國公共衛生信息化建設現狀,著眼未來5-10年全國公共衛生信息化建設、應用和發展的基本要求,進一步明確和強化了全國公共衛生信息化建設的基本內容和建設要求。一是為全面規范推進公共衛生信息化建設,提高公共衛生機構信息化建設與應用能力,針對公共衛生信息化的短板和不足,開展“補短板、堵漏洞、強弱項”,加快信息技術與公共衛生融合應用,按照國家衛生健康委各司局公共衛生的工作職能,在梳理我國公共衛生信息化建設現狀的基礎上,明確了公共衛生信息化建設的建設內容和要求。二是要依托全民健康信息平臺開展公共衛生信息化建設,有效支撐國家和地方衛生健康委的管理與決策,一方面滿足“平時”國家對公共衛生機構的宏觀管理、政策制定、資源配置、績效評價等方面的管理信息需求;一方面滿足“戰時”對建立健全分級、分層、分流的傳染病等重大疫情救治機制的有效支撐,提升公共衛生信息化“平戰結合”能力。三是促進醫防融合,健全重大疫情應急響應機制,推動公共衛生服務與醫療服務高效協同、無縫銜接,健全聯防、聯控、群防群治工作機制,健全科學研究、疾病控制、臨床治療的有效協同機制。依托區域全民健康信息平臺,積極推動二級及以上醫院、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和各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等專業公共衛生機構間的信息系統互通共享,推進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和基本公共衛生融合服務,建立健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和與上級醫院的聯動機制,全面提升醫療衛生機構對新發傳染病的預警、預測、治療和康復能力。四是鼓勵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根據自身情況,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等新興信息技術與公共衛生領域的應用融合,探索創新發展模式,在疫情監測分析、病毒溯源、防控救治、資源調配等方面更好發揮支撐作用。
文件解讀稿提出要處理好三個關系,一是處理好繼承和創新的關系,文件稿梳理了我國公共衛生信息化建設與應用現狀,依據國家衛生健康委承擔的公共衛生職能,明確了國家省市縣四級衛生健康管理部門、各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各級婦幼保健機構、二級及以上醫院、各級中醫醫院、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各級衛生健康監督機構、職業健康檢查機構、職業病防治機構等部門和機構公共衛生信息化建設與應用的內容和要求。二是處理好平時與戰時的關系,要依托全民健康信息平臺開展公共衛生信息化建設,提高公共衛生機構信息化建設與應用能力,有效支撐國家和地方衛生健康委的管理與決策,滿足“平時”國家對公共衛生機構的宏觀管理、政策制定、資源配置、績效評價等方面的管理信息需求,滿足“戰時”對建立健全分級、分層、分流的傳染病等重大疫情救治機制的有效支撐,提升公共衛生信息化“平戰結合”能力。三是處理好發展和安全的關系,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是我國公共衛生各類矛盾和風險易發期,各種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風險因素明顯增多,要根據社會發展需求,統籌發展和安全,貫徹新發展理念,強調公共衛生信息化建設的高質量發展。文件專門設立網絡安全管理和新興技術應用兩個部分,探索應用發展創新模式,同時強化網絡信息安全,提出新興信息技術應用與公共衛生領域的融合應用發展的內容,充分應用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等新興信息技術,在疫情監測分析、病毒溯源、防控救治、資源調配等方面更好發揮支撐作用,使發展成果更好惠及全體人民。
《關于深入推進“互聯網+醫療健康”“五個一”服務行動的通知》
包括推進“一體化”共享服務、“一碼通”融合服務、“一站式”結算服務、“一網辦”政務服務、“一盤棋”抗疫服務等5個方面、14項重點舉措,具體為:
一是推進“一體化”共享服務,提升便捷化智能化人性化服務水平。主要包括堅持線上線下一體融合,切實解決老年人等群體運用智能技術的實際困難;優化智慧醫療服務流程,引導患者有序便捷就醫;推動區域信息共享互認,著力解決患者看病“重復檢查”問題等內容。二是推進“一碼通”融合服務,破除多碼并存互不通用信息壁壘。主要包括強化行業內“一碼通用”,逐步解決醫療機構“一院一卡、互不通用”問題;推進跨部門“多碼融合”,方便群眾快捷接受多場景醫藥服務;實現健康碼“一碼通行”,推進統一標準、全國互認和方便人員出行等內容。三是推進“一站式”結算服務,完善“互聯網+”醫療在線支付工作。主要包括推行“一站式”及時結算,努力解決患者多次排隊繳費問題;落實“互聯網+”支付政策,提供更加便利的在線醫保結算服務等內容。四是推進“一網辦”政務服務,化解辦事難、辦事慢、辦事繁問題。主要包括擴大政務共享服務,加快推進政務服務事項一網通辦;便捷信息查詢服務,便于公眾獲取衛生健康權威信息;推進基層減負服務,減少手工填報和重復報數等內容。五是推進“一盤棋”抗疫服務,加強常態化疫情防控信息技術支撐。主要包括強化早期監測預警,提高多點聯動、實時分析、科學研判能力;加強疫情防控支撐,健全完善有關流調分析、核酸檢測和綜合物資保障信息平臺;深化防疫咨詢服務,提高公眾健康素養和防護能力等內容。
另外,《通知》附件為總結提煉的11個?。▍^、市)“互聯網+醫療健康”便民惠民服務經驗做法,主要包括優化老年人掛號就醫、圍繞便民惠民推進數字化轉型、深化遠程醫療服務、運用信息化為基層賦能減負等內容,供各地工作實踐中參考借鑒。
《關于加強公立醫院運營管理的指導意見》
明確了公立醫院運營管理的概念內涵及任務要求,主要包括4部分內容,第一部分介紹了公立醫院運營管理的基本概念、總體要求和基本原則。第二部分介紹了構建運營管理組織體系。第三部分明確了運營管理的重點任務。一是明確管理范疇。其中要求推進運營管理信息化建設:按照國家和行業已發布的醫院信息化建設標準,加強醫院內部運營管理信息系統建設,促進實物流、資金流、業務流、信息流四流合一;加強各個信息系統的有效對接,確保各類數據信息的規范性、完整性和有效性,支撐運營數據的統計、分析、評價、監控等利用;加強運營管理信息安全,完善信息保護技術措施和制度。二是優化管理流程。三是強化信息支撐。指出醫院應當充分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加強醫院運營管理信息集成平臺標準化建設。
具體包括:1.建立運營管理系統和數據中心,實現資源全流程管理。主要圍繞人力、財務、物資、基礎運行、綜合決策等5大領域,醫療、醫保、藥品、教學、科研、預防等6大事項,重點建設人力資源管理系統,資金結算、會計核算、預算管理、全成本管理、審計管理等財務系統,績效考核系統,物資用品管理系統(藥品、試劑、高值耗材、低值耗材及辦公用品、消毒器械及材料、物資條碼等)、采購管理系統(供應商、采購計劃、訂單管理等)、制劑管理系統(中藥材和制劑原料、中藥飲片和制劑成品)、資產管理系統(房屋、醫療設備、后勤設備、無形資產、在建工程),內部控制、項目、合同、科研、教學、后勤等管理系統,以及基礎平臺、數據接口和運營數據中心等。2.促進互聯互通,實現業務系統與運營系統融合。醫院應當依托信息平臺,加強信息系統標準化、規范化建設,強化數據的協同共享,實現臨床與管理系統間的互聯互通。通過信息系統應用完成原有工作流程的重新梳理及再造,讓信息多跑路,實現業務管理與運營管理的充分融合。3.利用數據分析技術,構建運營數據倉庫。醫院應當從醫、教、研、防各業務信息系統中抽取用于支持運營管理決策的相關數據,經過清洗轉換形成運營數據倉庫,為運營數據分析展示和運營決策模型構建提供依據。第四部分是加大組織保障力度。
《三級醫院評審標準(2020年版)》
《標準》分為前置要求、醫療服務能力與質量安全監測數據、現場檢查3個部分,適用于三級醫院,二級醫院可參照使用。
根據醫政醫管局同時發布的《標準》解讀,修訂內容主要體現在4個方面,一是充分融入新頒政策和醫改要求,體現時代性。二是由主觀定性向客觀定量轉變,增強科學性。《標準》第二部分共設74節240條監測指標,內容包括醫院資源配置、質量、安全、服務、績效等指標監測以及DRG評價、單病種質控和重點醫療技術等日常監測數據,數據統計周期為全評審周期,本部分在評審綜合得分中的權重不低于60%。各省可根據本地區信息化程度和相關數據監測基礎性工作情況,酌情調整相關數據監測內容和范圍,所占權重不變。三是梳理整合并簡化實地評審條款,提升操作性。四是注重借鑒國際、國內先進理念和經驗,體現兼容性。
《標準》第三部分第二章為臨床服務質量與安全管理內容,其第二十三條要求“強化基于電子病歷的醫院信息平臺建設,滿足醫療質量管理與控制工作需要”;其第四十三條要求“實施電子病歷的醫院,應當建立電子病歷的建立、記錄、修改、使用、存儲、傳輸、質控、安全等級保護等管理制度”。第三章為醫院管理內容,專門對信息管理評審標準進行了詳細的描述,其第一百五十三至一百五十六條要求如下:(一百五十三)建立以院長為核心的醫院信息化建設領導小組,有負責信息管理的專職機構,建立各部門間的組織協調機制,制定信息化發展規劃,有與信息化建設配套的相關管理制度;(一百五十四)醫院信息系統能夠系統、連續、準確地采集、存儲、傳輸、處理相關的信息,為醫院管理、臨床醫療和服務提供包括決策支持類的信息技術支撐,并根據國家相關規定,實現信息互聯互通、交互共享;(一百五十五)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實施國家信息安全等級保護制度,實行信息系統按等級保護分級管理,保障網絡信息安全,保護患者隱私。推動系統運行維護的規范化管理,落實突發事件響應機制,保證業務的連續性;(一百五十六)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與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規定,完成醫院基本運行狀況、醫院質量安全、醫療技術、診療信息和臨床用藥監測信息等相關數據報送工作,確保數據真實可靠、可追溯。
《標準》是各地開展三級醫院等級評審工作的主要依據。醫療機構要緊緊圍繞標準,強化日常管理,充分發揮《標準》在引導醫院自我管理和健康可持續發展等方面的作用。同時,不斷加強信息化建設,按要求及時、完整、準確的報送重點專業質量控制指標、單病種質控等《標準》中規定的數據信息,為本機構參加醫院評審奠定基礎。
近 期 活 動 精 選
●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關于延期舉辦北京市社會辦醫療機構依法執業培訓班的通知
●分會籌備丨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關于召開衛生健康人才分會籌備工作會議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