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精囗交69激情欧美,精品国产自在精品国产浪潮,中文在线不卡,国产99视频精品免费视频36

協會介紹

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是由依法獲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的非公立醫療機構、相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等有關組織和個人自愿結成的全國性、行業性、非營利性社會組織。更多>>

當前位置:首頁>行業動態>詳情

行業動態

國家衛生健康委就黨的十八大以來老齡工作進展與成效舉行新聞發布會(實錄全文)

來源:健康中國、中國網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官網 作者:健康中國、中國網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官網 發布:2022-09-21 10:18


國家衛生健康委9月20日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老齡工作進展與成效。

國家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宣傳司副司長

胡強強

各位媒體朋友,大家上午好!歡迎參加國家衛生健康委新聞發布會。我國進入老齡化社會以來,老年人口規模日益增大、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黨中央、國務院歷來高度重視老齡工作,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對老齡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當前,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已上升為國家戰略。
近年來,我委聯合多部門,不斷深化改革創新、破解體制機制障礙,加快完善老年人社會保障、養老服務、健康支撐三大體系,努力構建老年友好型社會。健康老齡化工作穩步推進,積極老齡觀逐漸深入人心。
今天的發布會將重點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老齡工作進展與成效,這也是國家衛生健康委“一切為了人民健康——我們這十年”系列新聞發布會的第19場,出席本次發布會的嘉賓有:國家衛生健康委老齡司司長王海東先生,民政部養老服務司副司長李永新先生,住房城鄉建設部建筑節能與科技司副司長張雁女士。首先請王司長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老齡工作進展與成效。

國家衛生健康委老齡司司長

王海東

各位媒體朋友,大家上午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事關國家發展全局,事關億萬百姓福祉。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衛生健康委(全國老齡辦)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老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會同全國老齡委各成員單位,完善政策制度,狠抓工作落實,老齡工作取得顯著進展和成效。
一是老齡工作頂層設計不斷加強。習近平總書記對老齡工作作出系列重要指示。將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確定為國家戰略。中共中央、國務院先后印發《國家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中長期規劃》《關于加強新時代老齡工作的意見》,國務院先后印發“十三五”、“十四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服務體系規劃,召開了黨的十八大以來第一次全國老齡工作會議,新時代老齡工作政策體系不斷完善。
二是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不斷健全。截至2021年底,全國參加基本養老保險10.3億人。基本醫療保險覆蓋13.6億人,參保率穩定在95%以上,全民醫保基本實現。長期護理保險試點城市達49個,參保人員達1.45億。
三是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持續加強。完善養老服務支持政策,增強養老服務供給能力,補齊養老服務短板弱項,提升養老服務質量。截至今年第一季度,全國養老服務機構和設施總數達36萬個,床位812.6萬張。
四是老年健康服務體系建設扎實推進。將老年健康與醫養結合服務納入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開展老年健康促進行動,不斷提高老年人健康管理和服務水平。深入推進醫養結合,截至2021年底,全國共有兩證齊全醫養結合機構6492個,機構床位總數175萬張,醫養簽約近7.9萬對。
五是老年人社會參與持續擴大。大力發展老年教育,在基層設立超過4萬個老年教育學習點。各級公共文化設施均已面向老年人免費開放,各地旅游景點對老年人門票實行減免優惠政策。廣大老年人積極參與各類文體活動。持續開展“銀齡行動”等老年志愿行動,發揮老年人積極作用。
六是老年友好型社會建設穩步推進。加強老年人優待和權益保障,2012年以來,全國法律援助機構共組織辦理老年人法律援助案件109.8萬余件。開展城鎮老舊小區和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推進老年宜居環境建設。啟動全國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區創建。出臺政策措施,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問題,幫助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大力營造養老孝老敬老的社會氛圍。
下一步,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老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會同各地各部門,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把積極老齡觀、健康老齡化理念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加快健全社會保障體系、養老服務體系、健康支撐體系,大力弘揚孝親敬老傳統美德,落實好老年優待政策,維護好老年人合法權益,發揮好老年人積極作用,讓老年人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安享健康幸福晚年。我就介紹到這里,謝謝!

主持人

國家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宣傳司副司長

胡強強

謝謝王司長。下面進入提問環節,提問前請通報所在的新聞機構。

總臺央視新聞中心記者

人口老齡化是今后我們國家很長一段時間的基本國情,我們國家人口老齡化面臨著怎樣的形勢?有哪些顯著的特點?謝謝。

國家衛生健康委老齡司司長

王海東

具體來說,我國老齡化呈現出數量多、速度快、差異大、任務重的形勢和特點。一是老年人口數量多,人口老齡化速度快。截至2021年底,全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達2.67億,占總人口的18.9%;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達2億以上,占總人口的14.2%。據測算,預計“十四五”時期,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總量將突破3億,占比將超過20%,進入中度老齡化階段。2035年左右,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將突破4億,在總人口中的占比將超過30%,進入重度老齡化階段。二是人口老齡化區域差異大。從城鄉來看,城鎮地區老年人數量比農村多,但農村地區老齡化程度比城鎮地區更高。按照2020年數據,全國60歲及以上人口占轄區人口比重超過20%的省份共有10個,主要集中在東北、川渝等地區。三是應對人口老齡化任務重。到2050年前后,我國老年人口規模和比重、老年撫養比和社會撫養比將相繼達到峰值。隨著老年人口持續增加,人口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給公共服務供給、社會保障制度可持續發展帶來挑戰,應對任務很重。
下一步,我們將認真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堅持積極老齡觀,促進健康老齡化,努力走出一條中國特色應對人口老齡化的道路。

新華社記者

隨著人口老齡化快速發展,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日益重要并且緊迫,請問近十年來國家在推動養老服務體系建設上的進展如何?謝謝。

民政部養老服務司副司長

李永新

謝謝您的提問。養老服務體系是貫徹落實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的三大體系之一,聚焦于解決“老有所養”問題。黨的十八大以來,民政部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推動我國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取得長足進步。

一是完善政策制度。推動全國人大常委會數次修改《老年人權益保障法》,黨中央、國務院層面出臺養老服務政策文件10余件,民政部及有關部門出臺政策文件90余件,養老服務國家或行業標準50余件,養老服務政策制度密集出臺,搭建起了養老服務制度體系的基本框架。

二是加強養老服務供給。推動養老服務市場全面放開,相繼出臺土地供給、稅費優惠、財政補貼等優惠扶持政策。連續實施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改革、公辦養老機構改革、敬老院改造提升等專項行動和試點。2012—2021年,中央財政累計投入359億元支持養老服務設施建設。到目前為止,社區養老服務基本覆蓋城市社區和半數以上農村社區。截至2022年第一季度,全國各類養老服務機構和設施達36萬個,床位812.6萬張,床位數是2012年底的近2倍。

三是提升養老服務質量。建立了養老服務標準體系,基本形成全國統一的服務質量標準和評價體系。開展為期四年的全國養老院服務質量建設專項行動,整治服務隱患42.2萬處。連續三年實施民辦養老機構消防安全達標提升工程。開展非法集資等養老詐騙專項整治,嚴厲打擊了一批不法機構和欺老虐老行為,讓老年人在養老服務中更安全、更安心。

下一步,民政部將按照到2035年中國特色養老服務體系成熟定型的遠景目標要求,進一步強基礎、建機制、破難題、補短板,推動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謝謝。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廣記者

我想了解的是社區養老服務。根據“9073”養老服務模式,我們發現其實居家和社區最受老年人歡迎,也是他們選擇比例最高的養老服務方式。但是我們采訪發現,現在很多社區的養老服務設施還不能完全滿足老年朋友的需求,想請問下一步在社區養老服務設施方面會有哪些改進和優化?謝謝。

住房城鄉建設部建筑節能與科技司副司長

張雁

謝謝您的提問。社區養老服務設施是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的重要保障。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堅持將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落實到城市規劃建設管理的方方面面,多措并舉推進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建設,為老年人提供就近就便、“家門口”的服務。
一是完善標準規范。近年來,我部發布了《城鎮老年人設施規劃規范》《老年人照料設施建筑設計標準》《養老服務智能化系統技術標準》《完整居住社區建設標準》等一批標準規范。這些標準規范緊扣老年人生理特征和心理需求,對設施的規劃布局、建設內容、智能服務等都作出了詳細規定,為各地建設社區養老服務設施提供了堅實支撐。
二是摸清問題短板。我部組織開展了社區養老等基本公共服務的調查研究工作,在找準養老服務設施建設難點和堵點的基礎上,出臺一系列政策措施。同時,我部選取59個城市開展城市體檢,將“社區老年服務站覆蓋率”作為重要體檢內容,通過城市自體檢、第三方體檢和社會滿意度調查相結合的方式,及時查找設施建設短板、發現共性問題、制定整治措施。
三是加快設施建設。在既有居住區中,我部結合完整社區建設等城市更新工作,因地制宜補齊養老服務設施建設短板。在新建居住區中,督促指導各地落實達標配建養老服務設施的要求,推動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驗收和同步交付使用。2020年至2022年上半年,各地建設改造社區養老、助餐等服務設施約3.6萬個,得到了老年人的普遍歡迎。
下一步,我部將進一步聚焦廣大老年人在社區養老中的“急難愁盼”問題,加快建設一批舉步可達、安全健康的社區養老服務設施,更好滿足老年人多層次、多樣化需求。謝謝。

老年健康報記者

9月21日是世界阿爾茨海默病日,阿爾茨海默癥患者既需要照看服務,也需要康復護理,對一個家庭來說是巨大的責任。請問如何做好此類患者的照護服務?在社會預防宣教方面,國家開展了哪些工作?謝謝。

國家衛生健康委老齡司司長

王海東

謝謝你的問題。阿爾茨海默病是老年期癡呆最主要的類型,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中約有1500萬癡呆患者,其中1000萬是阿爾茨海默病患者。這個病對我們國家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質量都帶來了很大的影響。所以,國家也是高度重視。國家高度重視老年癡呆防控體系建設,健康中國行動老年健康促進行動將“65歲及以上人群老年期癡呆患病率增速下降”設為結果性指標之一。近年來,我們主要開展了以下工作:
一是加強知識宣傳。印發預防干預核心信息,編制家屬照護核心提示,制作老年癡呆防治科普視頻,廣泛開展宣傳教育。
二是組織預防干預。組織15個省份開展老年人失能(失智)預防與干預試點工作。在全國1672個城鄉社區啟動實施老年人心理關愛項目,為58萬名老年人提供心理與認知狀況評估,開展分類干預和轉診服務。指導開展黃手環公益行動,預防老人走失。
三是開展早期篩查。國家衛生健康委在部署2022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工作時明確,各地要結合實際開展老年人認知功能初篩服務,對初篩結果異常的老年人,指導其到上級醫療衛生機構復查。
此外,我國職業教育在“學歷證書+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試點工作中,將失智老年人照護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納入試點。我覺得,這將有效推進老年癡呆患者照護服務的發展。目前,已經有4萬多人考取了這個證書。
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加強科普宣教、預防干預、早診早治等老年癡呆防治工作。明天是第29個世界阿爾茨海默病日,我們也希望全社會各界都能參與到阿爾茨海默病的宣傳、預防和干預中來,我們希望患阿爾茨海默病的老年人得到更多的關心和關愛。謝謝。

紅星新聞記者

受傳統文化影響,我國老年人更習慣于居家依托社區養老,請問我國在推動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發展中作了哪些工作?后續將怎樣更好滿足老年人需求?謝謝。

民政部養老服務司副司長

李永新

謝謝您的提問。近年來,民政部積極順應廣大老年人依托社區居家養老的愿望,不斷推動養老服務發展的重心向居家社區傾斜。
一是加大政策供給。推動國家層面出臺多個政策文件,明確大力發展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的政策導向,完善相關規劃、土地、住房、財政、稅收、投資、融資、人才等配套扶持政策。
二是加強網絡建設。指導推動各地在區縣層面建設連鎖化運營、標準化管理的示范性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網絡,建設街道(鄉鎮)區域養老服務中心和社區嵌入式養老服務機構。截至2022年第一季度,全國社區養老服務機構和設施32萬個,床位308萬張,分別占到全國養老服務機構設施數和床位數的88.9%、38%。
三是鼓勵試點創新。“十三五”時期,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投入50億元支持203個地區開展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2021、2022年,投入22億元支持84個地區開展居家社區基本養老服務提升行動,在這些試點和提升行動中,推動各地探索形成家庭養老床位,助餐、助浴、助潔、助醫、助行、助急“六助”服務,探訪關愛,互助養老等滿足老年人多元養老需求的服務模式。
下一步,民政部將重點加快優化設施布局、創新服務形式、優化養老服務供給,不斷增強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水平,進一步提升廣大老年人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謝謝。

南方周末記者

醫養結合工作整合了養老和醫療資源,很好地滿足了老年人的需求,近年來國家不斷推進醫養結合,請問這項工作進展如何?接下來該怎樣更好地服務老年人群?謝謝。

國家衛生健康委老齡司司長

王海東

謝謝您的問題。確實,像你說的醫養結合深受老年人的歡迎,最近幾年國家衛生健康委會同有關部門深入推進醫養結合,應該說取得了積極的成效。我們主要做了以下一些工作。一是完善政策措施。印發了《關于進一步推進醫養結合發展的指導意見》,這是今年剛剛印發的。目的就是破除制約醫養結合發展的難點堵點,出臺了一系列具有針對性的措施。我們制定了醫養結合機構管理指南、醫養機構服務指南,還有醫養簽約合作服務指南三個標準規范。應該說醫養結合的標準規范體系初步建立。二是服務供給顯著增加。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醫養結合機構審批登記流程。開展社區醫養結合能力提升行動,增加居家社區醫養結合服務供給。組織開展老齡健康醫養結合遠程協同服務試點。截至2021年底,全國醫養簽約數是2017年的6.6倍;兩證齊全醫養結合機構數較2017年增加76.7%。三是服務質量有效提升。將醫養結合納入全國質量工作考核省級政府質量工作考核要點。連續3年開展醫養結合服務質量提升行動,并列為全國“質量月”活動內容。實施醫養結合示范項目,開展示范省(區、市)、示范縣(市、區)和示范機構創建活動,組織醫養結合人才能力提升培訓項目,2020年以來培訓4萬余人。
下一步,一是深化醫養資源共建共享。合理布局康復醫院、護理院、安寧療護機構等接續性醫療機構,健全醫養合作機制。鼓勵農村地區通過毗鄰建設、簽約合作、兩院一體等多種方式實現醫養結合。二是加大居家社區醫養結合服務供給。支持有條件的醫療衛生機構為失能、高齡等老年人提供居家醫療服務。這是老年人迫切需要的。落實好家庭醫生簽約服務。三是提升醫養結合服務質量。落實醫養結合標準規范,開展醫養結合從業人員的繼續教育,實施好醫養結合示范項目,讓老年人獲得優質、高效、便捷的醫養結合服務。謝謝。

香港中評社記者

我們知道,無障礙和適老化的環境對于老年人來說非常重要,請問住建部在推進無障礙和適老化建設,打造老年宜居環境方面開展了哪些工作?謝謝。

住房城鄉建設部建筑節能與科技司副司長

張雁

謝謝您的提問。近年來,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會同相關部門積極推進無障礙環境建設和適老化改造工作,將這些工作納入“十三五”、“十四五”規劃綱要及《“十四五”殘疾人保障和發展規劃》,制定實施方案,統籌推進落實。
一是明確建設和改造標準。我部制修訂了《無障礙設計規范》《無障礙設施施工驗收及維護規范》《建筑與市政工程無障礙通用規范》《既有住宅建筑功能改造技術規范》等一批標準規范,明確了無障礙通行設施、服務設施、信息交流設施的設計、施工、驗收以及運行維護等要求。如,要求住宅入戶門、走道寬度要方便老年人及輪椅通行需要等。
二是打造老年人宜居環境。結合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等工作,同步開展無障礙設施、適老設施的建設和改造。如,支持有條件的樓棟加裝電梯,開展住宅單元出入口坡道改造,以及在住宅樓梯上增設安全扶手等。2019年到2021年,各地在老舊小區改造中推動既有住宅加裝電梯5.1萬部,這項措施讓很多長期居家老年人實現了走出家門、走出樓棟。同時,我們結合人行道凈化專項行動,對人行天橋在內的既有道路和設施進行改造,大幅提升城市道路無障礙設施建設率。
三是開展無障礙建設城市創建工作。“十二五”、“十三五”期間,我部會同有關部門命名339個無障礙建設示范和達標市、縣、村、鎮。今年,又會同中國殘聯印發《創建全國無障礙建設示范城市(縣)管理辦法》,通過以點帶面的方式,引導各地持續提升無障礙環境建設水平。
下一步,我部將繼續推進無障礙環境建設和適老化改造工作,為老年人提供高品質生活空間,讓老年人的居住和出行更加舒適、更加便利。謝謝。

總臺央視社會與法頻道記者

近些年來,一些不法分子借養老之名實施詐騙,侵害老年人合法權益。打擊養老詐騙不僅僅是公檢司法這些部門的事情,需要集各部門之力,請問衛健委和民政部在打擊養老詐騙工作有哪些舉措?謝謝。

國家衛生健康委老齡司司長

王海東

謝謝你的問題。確實,養老詐騙的問題近一個時期層出不窮,使老年人的權益受到侵害。今年4月,經黨中央批準,由平安中國建設協調小組牽頭,在全國組織開展打擊整治養老詐騙專項行動,就是要維護好老年人的合法權益。國家衛生健康委作為聯合開展專項行動的12個部門之一,主要負責整治衛生健康領域的養老詐騙問題。
按照專項行動工作部署,我們一方面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和教育,比如發布警示教育案例、刊發科普知識、編印防騙手冊、組織開展反詐防騙的知識大賽等各種方式,廣泛深入開展反詐防騙的政策宣傳和科普知識宣傳。
另一方面,加強舉報線索核查整治。我們開展了民營醫院專項巡查行動,將養老機構內設醫療機構抽查納入我委2022年國家隨機監督抽查計劃。聯合民政部、中醫藥局等部門印發通知,指導各地聚焦養老機構涉醫違法違規行為,比如養老機構開展醫療服務有沒有資質、有沒有超范圍開展服務,養老機構內設的醫療機構工作人員有沒有執業資格等等,都是在我們這次清理打擊的范圍之內。我們累計排查了4萬多家養老機構。針對群眾反映的線索,及時進行核查處置。
下一步,國家衛生健康委將繼續做好專項行動工作,切實維護好老年人的合法權益。我請民政部的同志繼續補充介紹專項行動的有關情況。

民政部養老服務司副司長

李永新

按照專項行動的工作部署,民政部負責整治養老服務領域涉詐問題隱患,指導各地民政部門主要開展了三方面工作,推動存量隱患清倉見底,取得了較好進展。
一是全面宣傳發動。結合老年人特點,通過公布投訴舉報平臺、發布典型案例等多種方式,在社區、機構、老年人身邊開展形式多樣的精準宣傳,提高了老年人識騙防騙能力。
二是深入摸底排查。對養老服務機構及場所開展了兩輪深入摸排。截至8月底,累計排查了27萬多家機構和場所,梳理出950家風險隱患點。還配合衛生健康、中醫藥管理部門開展了養老機構內設醫療機構專項排查,發揮了部門協調聯動作用。
三是集中打擊整治。根據“紅橙黃”風險隱患等級,對問題隱患機構和場所依法做好分類處置。累計取締關停510家,立案81家,判決48家,移交相關部門處置91家,存量風險隱患正有序化解。
下一步,民政部門將按照統一部署,高質量完成專項行動各項任務,守護好老百姓“養老錢”,讓廣大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謝謝。

中新社記者

廣大老年人對健康問題十分關注,“十四五”時期,我國將從輕度老齡化進入中度老齡化,幫助老年人實現健康老齡化十分迫切和重要。請問國家衛生健康委在推動健康老齡化方面作了哪些工作,面對人口老齡化新形勢,下一步有哪些考慮?

國家衛生健康委老齡司司長

王海東

家家有老人、人人都會老,老年人最關注健康問題。我們也經常講,要實現健康老齡化的目標。健康老齡化簡單講就是維護老年人的內在能力,改善老年人的外部環境,延長老年人的健康預期壽命,所以健康老齡化是應對人口老齡化成本最低、效益最好的手段和途徑。國家衛生健康委近年來致力于推動健康老齡化,主要開展了以下幾項工作:
一方面,扎實開展老年健康服務。我們專門印發了建立完善老年健康服務體系的政策文件,明確了要建立完善健康教育、預防保健、疾病診治、康復護理、長期照護、安寧療護“六位一體”、綜合連續、覆蓋城鄉的老年健康服務體系。這是我們的宗旨和目標,也是工作任務。同時,我們開展系列活動,通過多種方式加強老年健康教育。落實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務,2021年,大約有1.2億65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在城鄉社區接受了健康管理服務。推動建設老年友善醫療機構,實施便利老年人就醫的舉措。我們經常說看病難,老年人看病更難。老年人不僅看病難,老年人去看病也難。所以,我們采取很多措施,就是要便利老年人看病就醫。我們在91個市(區)開展國家安寧療護試點。截至2021年底,設有老年醫學科的二級及以上綜合醫院達到4685個,2025年我們要在60%以上二級及以上綜合醫院建設老年醫學科。建成老年友善醫療衛生機構約2.1萬個,設有安寧療護科的醫療衛生機構超過1000個。
另一方面,加大健康保障力度。將老年醫學人才培訓納入中央財政轉移支付項目,這是首次納入。建成運行全國老齡健康信息管理系統,這也是首次建成。設立老年健康統計調查制度,開展我國首次老年人健康素養調查。設立了老年健康標準專業委員會,推動老年健康領域標準規范建設。
下一步,我們將持續做好老年健康預防保健、醫療服務、健康照護等工作,特別是我們要開展老年口腔健康、老年營養改善、老年癡呆防治和老年心理關愛四大行動,目的是提升老年人主動健康能力,提高老年人健康素養和健康水平,讓老年人少得病、晚得病、不得大病。謝謝。

主持人

國家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宣傳司副司長

胡強強

謝謝王司長,現場提問環節就到這里。讓老年人老有所養、生活幸福、健康長壽是我們大家的共同愿望。推動新時代老齡事業高質量發展,將為老年朋友安享健康幸福晚年提供有力保障。
今天的發布會三位嘉賓向我們介紹了黨的十八大以來老齡工作的相關進展和成效,回答了媒體朋友提出的問題。接下來,我們還將圍繞“一切為了人民健康——我們這十年”舉辦系列新聞發布會,歡迎大家繼續關注。謝謝各位嘉賓,謝謝各位媒體朋友。今天的發布會到此結束。再見。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都昌县| 锦州市| 峡江县| 东港市| 昔阳县| 江源县| 宿州市| 龙山县| 永新县| 长海县| 博湖县| 来凤县| 湛江市| 正定县| 崇义县| 宜都市| 红桥区| 云霄县| 房产| 松溪县| 循化| 达日县| 盖州市| 佛冈县| 湖北省| 绵阳市| 贵港市| 花垣县| 全南县| 昔阳县| 高要市| 昔阳县| 泾阳县| 东丽区| 临沭县| 九江县| 儋州市| 加查县| 广汉市| 隆化县| 唐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