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是由依法獲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的非公立醫療機構、相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等有關組織和個人自愿結成的全國性、行業性、非營利性社會組織。更多>>
全國百家醫院嘗試借微信搭建"智慧醫療"計劃
目前全國范圍內已有100多家醫院正在嘗試借助微信搭建"智慧醫療"計劃。
上海市首家微信智慧醫院誕生
10月15日,上海市首家微信智慧醫院——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正式上線微信全流程就診。即日起,患者在該醫院就診可直接通過微信實現診間支付和醫保實時結算,預約、掛號、電子報告、賬單查詢等都能使用微信隨時完成,大大簡化了看病流程,節約就診時間。
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的微信智慧醫院模式是依托微信的"智慧醫療"解決方案,以"公眾號微信支付"為基礎,結合微信的移動電商入口、用戶識別、數據分析、支付結算、客戶關系維護、售后服務和維權等能力,把傳統醫院的醫療就診服務"移植"到微信平臺,利用微信的即時通訊及社交屬性,讓市民的醫療就診更便利。
而在這背后,問世3年多的微信經歷了三個階段:一是從連接人與人溝通的"人聯網"階段,這是商業化的基礎;當第一階段實現之后,微信開始做一些連接線下商戶的產品和基礎功能;而現在的微信商業化已經"進化"到,通過"連接一切"的能力,正在形成一個全新的"智慧型"生活方式。即以微信公眾號微信支付為基礎,幫助傳統行業將原有商業模式"移植"到微信平臺,通過移動電商入口、用戶識別、數據分析、支付結算、客戶關系維護、售后服務和維權、社交推廣等能力形成整套的閉環式移動互聯網商業解決方案。
探路診間支付
診間支付,是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區別于其它微信智慧醫院的特色之處。
在以往的微信支付實踐中,患者需要逐筆對相關診療費用進行確認和支付,當項目較多時,操作起來比較麻煩。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采用院內賬戶與微信支付聯動解決了這一問題,患者在進行相關支付前可以預先通過微信向院內賬戶充入一定金額,之后的每次支付的自費部分就會自動從該賬戶余額中扣除,同時醫保患者也可以通過診間支付的模式完成醫保的實時結算,大大提高了支付的便捷性。
對于患者微信充值余額的管理,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實現了"當日退"。當每天診療結束后,系統會自動檢查當日患者的充值與消費情況,并把未用完的充值余額退回給該患者的微信關聯賬戶,患者無需操心充值余額的退費問題。
在微信公布的"智慧醫療"解決方案中,微信預約掛號,全流程微信支付,減少患者排隊等候時間;查詢排隊情況;醫技檢查結果微信隨時查看……這些智慧服務,該院也都已隨著微信智慧醫院的上線而實現。
微信撒網智慧醫院
數據顯示,現在已有廣東省婦幼、粵北人民醫院、武漢口腔醫院等100多家醫院正在嘗試借助微信搭建"智慧醫療"計劃。
以廣東省婦幼為例,由于全流程微信支付,患者減少排隊等候,此外微信還打通了查詢排隊序號,到號微信提醒以及藥單、檢查單電子化等功能,從今年6月至今,通過微信"智慧醫療"解決方案,廣東省婦幼的微信公眾號已有12000多位用戶通過微信支付結算了6000多筆訂單,交易總額超過21萬。
"通過搭建微信智慧醫院,從簡化看病流程、實現醫療移動信息化入手,推進公立醫院的智慧醫療落地,為老百姓提供更加便捷的醫療服務,已是醫療行業的一大趨勢"。作為上海市首家嘗試利用微信平臺為公眾提供醫療服務的公立醫院,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和微信及上海齊脈公司合作,他們正在計劃用微信推進更多智慧醫療服務的實施,如利用微信支付實現住院費預繳、用微信的推送功能每日推送賬單等。
在易觀智庫分析師郭陽看來,"BAT的醫療布局都是在發揮其自身優勢的前提下進行的,目前還談不上誰跑得更快。"特別是目前中國移動醫療產業的市場規模正逐年增長,國內人口老齡化的問題日漸凸顯,醫療資源的供需缺口明顯擴大,各大廠商目前都在拼資源和技術,在產品不斷研發、優化的過程中,業內的跨領域競爭已較激烈。